欢迎光临海淀军休信息网

挺膺担当 奋发作为 ——访青龙桥军休所第八党支部书记薛福文

日期:2025年03月18日

来源:

字体:

分享到:


青龙桥军休所第八党支部在所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支部班子建设、坚持政治学习、互相沟通、团结互助、弘扬正能量等方面成绩显著,受到广大军休干部的好评。为此,笔者采访了该党支部书记薛福文等同志。

强化班子建设 挑好服务担子。第八党支部共有党员 40名,平均年龄 77.7岁,其中 80岁以上 19人,占全体党员的 46.3%,分别居住在国防大学社区南北两区均未安装电梯的七幢楼内。为了更好地为军休干部服务,党支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 5名支委作了具体明确分工,实施包人负责制;二是建立八支部微信服务群,对全支部党员常态化沟通联系;三是开设支部书记服务专线,手机、座机 24小时畅通。对高龄、孤居、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实施不定期联系,了解他们生活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尽力让他们不孤独且有依靠感;四是有求必应,及时登门问候。为确保支部工作落到实处,支部成员向大家做了五项承诺:即军休干部有急办之事,要及时帮助解决;军休干部有想办之事,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落实;军休干部有不明白的事情,要尽力给予解答;军休干部的个人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长期在家卧床不起或行动不便的老同志,要有随时帮扶的预案。这有效地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

坚持老有所学 永葆党员政治本色。第八党支部坚持把抓好军休党员的政治学习,作为加强军休党支部思想建设的重要抓手。为不断地加强退休同志政治学习,使军休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党支部根据北京市、海淀区军休安置事务中心和军休所党总支年度政治学习安排,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积极组织军休党员参加军休所视频讲座;二是将所里发放的政治读本和政治学习材料及时分发给每个人;三是搭建一个学习平台,利用支部服务群,及时将所里传达的有关军休工作会议精神、重要的规章制度等转发给大家,从而形成了一个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四是大力宣传正能量,党支部利用每次参加军休所组织的政治学习机会,对刘光耀、任天明、王福润、范美成、潘日轩、傅凝等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表扬,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由于支部坚持政治学习常态化,大大提高了军休党员的政治鉴别力,让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都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并自觉予以抵制。

搭起沟通桥梁 增强相互了解。第八党支部人员居住较为分散,京外的分布在四川、陕西等地,即便是住在国防大学院内的也分为南区、北区,相距一公里左右。支部为确保及时了解掌握大家的第一手情况,就把电话、微信联系和登门走访,作为一个不成文的制度延续下来。通过互相传递信息、互相问候、相互了解彼此的意见和需求,进一步加强了支部与每个同志的沟通和联系。长期住在外地的原支部书记刘鸿基,多次通过电话和微信向支部汇报他的学习生活情况。他在住地坚持学习,积极主动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成为当地一位有名气的军队退休老干部。军休干部严跃群回江苏南通老家探亲,突发疾病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支部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军休所领导报告并及时与当地县医院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使严跃群得到救治并健康返京。

倡导互相帮扶 邻里和睦相处。第八党支部充分利用支部服务群平台,在党员之间广泛开展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活动。对需要帮助的党员,支部尽力给予援助,对解决不了的事,及时向所里领导汇报。例如,467楼一层 83岁高龄的范美成同志,多次帮助四层患病的 80多岁的老同志,扶他上下楼,联系120救护车并协助送医院。住在南区 433楼的丁辉长年患病卧床不起,老伴去世后孤身一人。一次,支书薛福文家电话突然响起,他迅速拿起电话,只听一个急促的声音:“喂,你是八支部薛书记吗?我是丁辉家的家政服务员,老丁现病情严重,呼吸困难,急需送医院救治,子女们都不在家,请你帮助解决一下。”薛书记放下电话后,迅速给住在他家不远的支部副书记打了电话,叫他先去处理一下。自己也迅速赶到,立即联系原国防大学门诊部和一、三干休所诊室,叫来救护车将丁辉送往 309医院救治,使其转危为安。军休干部王福润也是热心助人、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用自购的摄影设备,为军休所、国防大学社区的大小会议、集体活动等现场摄影,为书画爱好者们的作品进行拍照、剪辑、装饰等,得到所里广大军休干部的好评。

不忘初心使命 发挥优良传统。第八党支部的党员,基本都是在党五十多年的老党员。退休前都为国防建设做出很多贡献,退休后然仍不忘初心,保持共产党员和军人的本色,保持对社会、对同志的奉献精神,继续为社会做实事、做好事,大力传播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北京军休榜样刘光耀,服务社会走在前,被大家称赞为“闲不住”的优秀共产党员。80多岁高龄的范美成、周东鲁,是助人为乐“常态化”的老模范。夏季防洪冲一线,冬季扫雪铲冰走在前。周围的人谁家有困难,他俩知道后,总是前去排忧解难,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赞誉。大家表示,一定要在军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党支部的事办好,为和谐文明的军休家园建设做贡献。(青龙桥军休所)◎王新科


编后语

青龙桥军休所第八党支部,之所以被大家称之为“和谐阳光”的党支部,一是重视发挥好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一班人”不等不靠,挺膺担当,奋发作为,尽心尽力为军休干部排忧解难,主动当好党和政府联系军休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坚持党建引领,重视理论武装。通过不断地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武装,使军休支部党员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三是军休党员都把党支部当作自己的“家”来建设,学先进、赶先进,团结互助,蔚然成风。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大家学习和点赞。


挺膺担当 奋发作为 ——访青龙桥军休所第八党支部书记薛福文

日期:2025年03月18日

来源:

字体:

分享到:


青龙桥军休所第八党支部在所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支部班子建设、坚持政治学习、互相沟通、团结互助、弘扬正能量等方面成绩显著,受到广大军休干部的好评。为此,笔者采访了该党支部书记薛福文等同志。

强化班子建设 挑好服务担子。第八党支部共有党员 40名,平均年龄 77.7岁,其中 80岁以上 19人,占全体党员的 46.3%,分别居住在国防大学社区南北两区均未安装电梯的七幢楼内。为了更好地为军休干部服务,党支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 5名支委作了具体明确分工,实施包人负责制;二是建立八支部微信服务群,对全支部党员常态化沟通联系;三是开设支部书记服务专线,手机、座机 24小时畅通。对高龄、孤居、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实施不定期联系,了解他们生活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尽力让他们不孤独且有依靠感;四是有求必应,及时登门问候。为确保支部工作落到实处,支部成员向大家做了五项承诺:即军休干部有急办之事,要及时帮助解决;军休干部有想办之事,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落实;军休干部有不明白的事情,要尽力给予解答;军休干部的个人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长期在家卧床不起或行动不便的老同志,要有随时帮扶的预案。这有效地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

坚持老有所学 永葆党员政治本色。第八党支部坚持把抓好军休党员的政治学习,作为加强军休党支部思想建设的重要抓手。为不断地加强退休同志政治学习,使军休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党支部根据北京市、海淀区军休安置事务中心和军休所党总支年度政治学习安排,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积极组织军休党员参加军休所视频讲座;二是将所里发放的政治读本和政治学习材料及时分发给每个人;三是搭建一个学习平台,利用支部服务群,及时将所里传达的有关军休工作会议精神、重要的规章制度等转发给大家,从而形成了一个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四是大力宣传正能量,党支部利用每次参加军休所组织的政治学习机会,对刘光耀、任天明、王福润、范美成、潘日轩、傅凝等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表扬,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由于支部坚持政治学习常态化,大大提高了军休党员的政治鉴别力,让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风气都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并自觉予以抵制。

搭起沟通桥梁 增强相互了解。第八党支部人员居住较为分散,京外的分布在四川、陕西等地,即便是住在国防大学院内的也分为南区、北区,相距一公里左右。支部为确保及时了解掌握大家的第一手情况,就把电话、微信联系和登门走访,作为一个不成文的制度延续下来。通过互相传递信息、互相问候、相互了解彼此的意见和需求,进一步加强了支部与每个同志的沟通和联系。长期住在外地的原支部书记刘鸿基,多次通过电话和微信向支部汇报他的学习生活情况。他在住地坚持学习,积极主动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成为当地一位有名气的军队退休老干部。军休干部严跃群回江苏南通老家探亲,突发疾病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支部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军休所领导报告并及时与当地县医院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使严跃群得到救治并健康返京。

倡导互相帮扶 邻里和睦相处。第八党支部充分利用支部服务群平台,在党员之间广泛开展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活动。对需要帮助的党员,支部尽力给予援助,对解决不了的事,及时向所里领导汇报。例如,467楼一层 83岁高龄的范美成同志,多次帮助四层患病的 80多岁的老同志,扶他上下楼,联系120救护车并协助送医院。住在南区 433楼的丁辉长年患病卧床不起,老伴去世后孤身一人。一次,支书薛福文家电话突然响起,他迅速拿起电话,只听一个急促的声音:“喂,你是八支部薛书记吗?我是丁辉家的家政服务员,老丁现病情严重,呼吸困难,急需送医院救治,子女们都不在家,请你帮助解决一下。”薛书记放下电话后,迅速给住在他家不远的支部副书记打了电话,叫他先去处理一下。自己也迅速赶到,立即联系原国防大学门诊部和一、三干休所诊室,叫来救护车将丁辉送往 309医院救治,使其转危为安。军休干部王福润也是热心助人、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用自购的摄影设备,为军休所、国防大学社区的大小会议、集体活动等现场摄影,为书画爱好者们的作品进行拍照、剪辑、装饰等,得到所里广大军休干部的好评。

不忘初心使命 发挥优良传统。第八党支部的党员,基本都是在党五十多年的老党员。退休前都为国防建设做出很多贡献,退休后然仍不忘初心,保持共产党员和军人的本色,保持对社会、对同志的奉献精神,继续为社会做实事、做好事,大力传播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北京军休榜样刘光耀,服务社会走在前,被大家称赞为“闲不住”的优秀共产党员。80多岁高龄的范美成、周东鲁,是助人为乐“常态化”的老模范。夏季防洪冲一线,冬季扫雪铲冰走在前。周围的人谁家有困难,他俩知道后,总是前去排忧解难,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赞誉。大家表示,一定要在军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党支部的事办好,为和谐文明的军休家园建设做贡献。(青龙桥军休所)◎王新科


编后语

青龙桥军休所第八党支部,之所以被大家称之为“和谐阳光”的党支部,一是重视发挥好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一班人”不等不靠,挺膺担当,奋发作为,尽心尽力为军休干部排忧解难,主动当好党和政府联系军休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坚持党建引领,重视理论武装。通过不断地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武装,使军休支部党员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三是军休党员都把党支部当作自己的“家”来建设,学先进、赶先进,团结互助,蔚然成风。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大家学习和点赞。


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15号院

海淀军休

军休课堂

新竹生活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京ICP备20220260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