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郭泽宁.报道:为进一步提高无军籍职工的服务管理保障精细化水平,海淀军休安置事务中心依照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指示精神,在 2025年 1-3月期间高效高质开展无军籍职工年度登记审核工作。
先行先试 勇当先锋
为确保全国无军籍职工年度审核工作顺利推行,退役军人事务部于 2024年 11-12月在广东省、青海省、北京市开展先行试点,海淀区军休安置事务中心代表北京市参加了无军籍职工年度登记审核试点工作。海淀区部队军工单位多,服务管理对象多,居住分散,情况比较复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海淀区军休安置事务中心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充分发挥“服从安排、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敢于创新”的军休工作精神,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 3个街道作为试点单位,积极开展年审测试。经过1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超额完成了测试任务,提出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为今后推动无军籍职工年度登记审核制度落地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赞扬。
高标启动 高效推进
围绕今年正式开展的全国无军籍职工年度登记审核工作,海淀区军休安置事务中心首先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组建了领导小组,迅速制定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召开部署会,全面启动年审登记工作。同时,制定“时间表”,明确时间任务、工作步骤、责任人员及相关要求,指定专人负责跟踪指导。
之后分两批召开培训会,邀请试点街道进行经验介绍,通过 PPT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对“退役军人服务 APP”安装登录、年审模块的操作步骤、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让工作人员迅速掌握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会后,各街镇通过春节团拜会、微信群、电话联系、走访入户等方式通知到每名无军籍职工,从而确保年审登记工作宣传到位、通知到位、解释到位。
在办理过程中,根据无军籍职工的不同情况,采取集中办理、上门办理、远程指导,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无军籍职工提供精准、便捷、贴心的服务。对可以操作智能手机的无军籍职工,通过发送年审系统操作指南、电话答疑等方式,指导他们自主完成;对于行动不便或不熟悉线上操作的无军籍职工,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帮助完成;对于长期住医院或养老院的无军籍职工,工作人员到住地耐心细致地协助他们进行信息登记和身份核验;对于常居外地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无军籍职工,通知家属子女代为操作和特殊人群特办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居住在国外的无军籍职工,工作人员克服时差障碍,通过视频连线“一对一”指导操作,确保跨国年审“零距离”。因人而异、精准施策,我区年度登记审核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截至目前,海淀区一万余名无军籍职工参加了2025年度登记审核工作,配合率达到 100%。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年审登记为契机,不断完善工作内容,努力为无军籍职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无军籍职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接收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