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二里庄军休所的军休干部郭宗麟,1951年 7月参军入伍,曾光荣地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93年6月移交到二里庄军休所,今年已 90岁了。
回顾 31年的退休生活,军休所的工作人员从上到下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职地为我们军休干部分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全心全意的服务热情和无微不至地排忧解困,让我们每一名军休干部放心、满意。光阴如梭,转眼退休生活已经过去 31年,军休的温度一直感染着我。
2024年 7月 2日,我从邮局办事后准备步行回家,突然外面倾盆大雨,由于没有携带任何挡雨工具,走路时不小心摔倒在了地上,当时雨下得很急,身边和周围空无一人。正在我无助时,军休所的工作人员王恕和其他两名同志刚好经过这里,她们发现我摔倒后,不顾外面的瓢泼大雨,直接朝我跑过来搀扶我起身,并立刻拨打了 120。回到家后,王恕她们见我身上的衣服从上到下都被大雨淋湿,立即为我换了干净的鞋和袜子,用毛巾帮我擦干。她们这种尊老、敬老的暖心行动和对老同志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后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诊断我大腿骨裂,因为年龄大不能手术就让我先回家静养,王恕无数次与我联系,为我送来所里的关心与问候。有一次,王恕来到家中看望我时,我们交流了很多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她说道:“郭老,从您退休后来到军休所这个大家庭,我们对待您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为您做的这些都是我们的份内之事。”我们还有一位军休干部陈老,因为子女都在国外,他长期居住在香港,近年由于年龄逐渐增长,看病成了“老大难”,想回北京,考虑到身边需有人照顾,所里就主动给他联系了燕达养老院。同时,趁其子女回国的机会,所里带着这位军休干部和子女一起去考察了这家养老院,双方非常满意并签了租住协议,解决了子女的后顾之忧。
还有一次,军休所组织军休干部外出活动,在返程途中,王恕发现坐在旁边的离休干部张老总是不时站起来看车前方,而且脸上眉头紧锁,额头微微出汗,小声询问后得知其内急。由于大巴车在高速路上不能停车,王恕和张老商议后,便悄悄地把她拉到大车最后,用随身携带的塑料袋,帮助其解决了燃眉之急。虽然王恕双手沾满尿液,但看着老人逐渐舒展的面容,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2003年非典时期,军休干部白老病逝在家中,子女由于出差在外不能赶回,所里得知这种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 306医院殡仪馆,因人员有限,王恕和所里其他 6位同事用担架将白老从四楼抬进车里,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主动把白老送到殡仪馆。虽然事后也有些后怕,但看到家属来所里带着真诚的感谢而露出的笑脸时,她感到工作虽平凡但责任重大。王恕这些事迹,虽然很平凡,但平凡之中见精神。尤其是她热心为军休干部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名军休干部的心。(二里庄军休所)◎郭宗麟 丁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