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淀军休信息网

中国卫星发射首次电视直播记

日期:2024年12月12日来源:君安家园军休所

字体:分享到:

中国卫星发射实况第一次电视直播,揭开了中国航天面向中国、面向世界电视直播的神秘面纱,是空间技术发展中的精彩杰作,也开启了对外发射服务的先河。作为一名航天人,难以忘怀中国卫星发射实况第一次电视直播盛况。

1990年 4月,“亚洲 1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亚洲卫星经营公司用户要求和宣传要求,我国决定向国内外公开进行发射实况电视直播。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射实况电视直播必须确保成功。我承担发射“亚洲 1号卫星”通信系统总体技术工作,接到任务后,我深感责任重大,马上进行了方案性技术准备。我马上赶到北京,向国防科工委通信部进行汇报,与中央电视台电视直播部门人员共同商量电视直播相关事宜,并带领中央电视台电视直播部门人员一同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现场考察。我们会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信处同志共同研究并制定了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总体技术方案,拟调用机动卫星通信站和技术最新的四川电视台直播车,配置在指控中心,与基地指控站电视系统组成电视直播前置站,通过卫星通信完成与中央电视台联网,构成我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实况现场电视直播系统。

为了确保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任务成功,相关领导深入研究了任务分工和工作落实,实行了“三定”,定人员、定岗位、定任务,提出确保完成任务的各项要求。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通信部负责人在现场进行了业务领导工作;我负责电视直播方案总体技术工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信处处长和我共同负责电视直播任务各项技术落实工作。首先在指控站电视系统机房南侧选定卫星通信车和四川电视台电视直播车停放、工作场地,确定工作电源引入方式和连接电缆。卫星通信车首先到达基地现场,经过安装、调试,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还与指定卫星进行了天地链路连接;四川电视台电视直播车也运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站电视系统联网和卫星通信车信道连接;中央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带着最新电视直播设备达到现场,投入电视直播系统技术工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站和发射阵地通信室许多同志全力以赴投入技术准备工作,大家都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准备工作。经过几天共同努力,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基地电视系统工作人员和航天测控通信总体单位技术工作人员,完成了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系统的组建,还与中央电视台成功地进行了联网试播。

发射日的选择也是经过了非常大的周折。基地气象部门根据四川地区和西昌地区天气预报结果判定 4月 5日天气良好具有最佳天气发射条件,4月 7日进入雷雨天气,总体上不利于发射,但是天气发展趋势也存在局部时间出现发射窗口可能条件。在发射日的选择会商过程中,中方介绍了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区域天气发展趋势,提出最好选择 4月 5日发射,但是亚星组织坚决要求在 4月 7日发射,最后决定在4月 7日进行发射。这个决定无论对于确保卫星发射成功还是发射实况电视直播成功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为了在困难的条件下确保成功,基地各个系统都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评估,并且落实了各个系统应急措施。

1990年 4月 7日,进入“亚洲 1号卫星”发射日,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雷雨和云彩可以择机发射,果然下午雷电交加,许多参试工作人员冒着雷雨进入野外工作岗位。3小时准备全体参试人员进入工作岗位,与中央电视台电视直播联网处于良好状态。进入 1小时准备以后,发射场区还在下雨,发射指挥部根据气候条件决定推迟发射。我是“亚星”发射服务任务指挥部成员,在指挥大厅安排了工作席位,但还是不停地到各个机房和电视直播系统了解工作情况。20点左右,在卫星通信车和电视直播车工作的同志发现天气变好,能看到星星,我也在现场看到天气转好,马上返回指挥大厅,向领导汇报。他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叫来基地气象总师会商天气,会商结果认为天气转好具有发射气象条件,发射指挥部立即下达 30分钟准备口令。15分钟准备以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进入电视直播岗位,5分钟开始电视直播。电视直播系统详细报道了火箭点火起飞、在轨飞行、二次点火成功、星箭分离、准确入轨以及发射服务部门与用户单位进行现场交接确认、任务参加单位领导讲话等全部“亚洲 1号卫星”发射成功实况。在整个电视直播过程中,整个系统工作正常,信号良好,图像清晰,发射实况电视直播完美成功,现场一片欢腾。这是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取得完美成功,电视直播所有参与人员也倍感兴奋和光荣。

当天晚上在驻地举行了庆祝大会,所有参加电视直播的人员都在现场为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任务圆满成功庆祝。第二天所有电视直播参加人员与相关领导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站门前留影纪念。

从此揭开了航天发射场发射卫星、飞船和载人航天的电视直播的序幕!

(君安家园军休所)◎穆文林


中国卫星发射首次电视直播记

日期:2024年12月12日

来源:君安家园军休所

字体:

分享到:

中国卫星发射实况第一次电视直播,揭开了中国航天面向中国、面向世界电视直播的神秘面纱,是空间技术发展中的精彩杰作,也开启了对外发射服务的先河。作为一名航天人,难以忘怀中国卫星发射实况第一次电视直播盛况。

1990年 4月,“亚洲 1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根据亚洲卫星经营公司用户要求和宣传要求,我国决定向国内外公开进行发射实况电视直播。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射实况电视直播必须确保成功。我承担发射“亚洲 1号卫星”通信系统总体技术工作,接到任务后,我深感责任重大,马上进行了方案性技术准备。我马上赶到北京,向国防科工委通信部进行汇报,与中央电视台电视直播部门人员共同商量电视直播相关事宜,并带领中央电视台电视直播部门人员一同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现场考察。我们会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信处同志共同研究并制定了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总体技术方案,拟调用机动卫星通信站和技术最新的四川电视台直播车,配置在指控中心,与基地指控站电视系统组成电视直播前置站,通过卫星通信完成与中央电视台联网,构成我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实况现场电视直播系统。

为了确保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任务成功,相关领导深入研究了任务分工和工作落实,实行了“三定”,定人员、定岗位、定任务,提出确保完成任务的各项要求。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通信部负责人在现场进行了业务领导工作;我负责电视直播方案总体技术工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信处处长和我共同负责电视直播任务各项技术落实工作。首先在指控站电视系统机房南侧选定卫星通信车和四川电视台电视直播车停放、工作场地,确定工作电源引入方式和连接电缆。卫星通信车首先到达基地现场,经过安装、调试,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还与指定卫星进行了天地链路连接;四川电视台电视直播车也运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站电视系统联网和卫星通信车信道连接;中央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带着最新电视直播设备达到现场,投入电视直播系统技术工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站和发射阵地通信室许多同志全力以赴投入技术准备工作,大家都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准备工作。经过几天共同努力,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基地电视系统工作人员和航天测控通信总体单位技术工作人员,完成了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系统的组建,还与中央电视台成功地进行了联网试播。

发射日的选择也是经过了非常大的周折。基地气象部门根据四川地区和西昌地区天气预报结果判定 4月 5日天气良好具有最佳天气发射条件,4月 7日进入雷雨天气,总体上不利于发射,但是天气发展趋势也存在局部时间出现发射窗口可能条件。在发射日的选择会商过程中,中方介绍了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区域天气发展趋势,提出最好选择 4月 5日发射,但是亚星组织坚决要求在 4月 7日发射,最后决定在4月 7日进行发射。这个决定无论对于确保卫星发射成功还是发射实况电视直播成功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为了在困难的条件下确保成功,基地各个系统都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评估,并且落实了各个系统应急措施。

1990年 4月 7日,进入“亚洲 1号卫星”发射日,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雷雨和云彩可以择机发射,果然下午雷电交加,许多参试工作人员冒着雷雨进入野外工作岗位。3小时准备全体参试人员进入工作岗位,与中央电视台电视直播联网处于良好状态。进入 1小时准备以后,发射场区还在下雨,发射指挥部根据气候条件决定推迟发射。我是“亚星”发射服务任务指挥部成员,在指挥大厅安排了工作席位,但还是不停地到各个机房和电视直播系统了解工作情况。20点左右,在卫星通信车和电视直播车工作的同志发现天气变好,能看到星星,我也在现场看到天气转好,马上返回指挥大厅,向领导汇报。他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叫来基地气象总师会商天气,会商结果认为天气转好具有发射气象条件,发射指挥部立即下达 30分钟准备口令。15分钟准备以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进入电视直播岗位,5分钟开始电视直播。电视直播系统详细报道了火箭点火起飞、在轨飞行、二次点火成功、星箭分离、准确入轨以及发射服务部门与用户单位进行现场交接确认、任务参加单位领导讲话等全部“亚洲 1号卫星”发射成功实况。在整个电视直播过程中,整个系统工作正常,信号良好,图像清晰,发射实况电视直播完美成功,现场一片欢腾。这是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取得完美成功,电视直播所有参与人员也倍感兴奋和光荣。

当天晚上在驻地举行了庆祝大会,所有参加电视直播的人员都在现场为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实况电视直播任务圆满成功庆祝。第二天所有电视直播参加人员与相关领导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站门前留影纪念。

从此揭开了航天发射场发射卫星、飞船和载人航天的电视直播的序幕!

(君安家园军休所)◎穆文林


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15号院

海淀军休

军休课堂

新竹生活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京ICP备20220260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