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淀军休信息网

以老兵之躯撑起社区这片蓝天 ——记五棵松军休所军休干部、社区主任姚忠烈

日期:2024年10月17日来源:五棵松军休所

字体:分享到:

姚忠烈是海淀区五棵松军休所的一位军休干部,退休前原为解放军总医院的师职干部,现在被选聘为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 28号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这十多年来,他为辖区居民做了大量的实事,解决了百姓的大量难事,深受居民拥戴,被评为北京市社会领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社会领域优秀社区工作者。

 

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大事

万寿路街道复兴路 28号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9个生活小区,一万多居民,业主大都是解放军总医院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干部。其中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医学专家、有残疾军人、退休职工、返城知青和农转工人员等等。

姚忠烈走马上任,勇敢地挑起社区主任这副担子。

 

社区在社会大肌体上,只是个小细胞,然而,小社区,大社会,人间百态,繁琐复杂,每天都要处理形形色色的棘手事情。担任社区主任后,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每年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不少于 50件。在姚忠烈心里,关系到老百姓切实利益的事没小事。

真正接受了这项工作,才知道它有多繁杂,事无巨细,堆积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多年无法解决,诸如各种积怨、各类纠纷、楼房管道维修、垃圾运送、搭建车棚、安装健身器材和路边长椅、处理烂尾工程等等。各个单位、部门互相推诿,谁都躲着社区这个“雷”走。姚忠烈就承担起联络人的角色,四处奔波,不怕碰钉子,一次又一次协调,直到最后把事情落实办好才罢休。

建设美好家园,让居民过上舒心的日子,姚主任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他工作的这十多年,居民们明显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变化。

 

明日家园楼门前,一顶顶海蓝色车棚建起来了,为小区 700多住户的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遮风挡雨,还安装了充电桩,楼道清洁了,又消除了火灾隐患。

小区居民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例,拄拐杖、坐轮椅的老人逐年增加。姚忠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小区在原有的配置基础上,新增添了长椅;广场边,安装了健身器材,居民们有了锻炼身体的地方;小区的路灯灯光较暗,换上了一盏盏明亮的新路灯;生活环境变了样,居民的幸福感和对政府的满意度大大增加。他说,虽然我掌管的经费有限,但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钱,我舍得花。

地处沙窝的乙六号院,属于社区管辖的一个生活小区,这里的居民基本上是搬迁户。姚主任接管时,小区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居民的房子多年没有办理房产证,心存积怨,牢骚满腹,因此多年不交房租费、物业费。积重难返,情绪对立。姚忠烈了解情况后,主动向单位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反映居民的困难和诉求,积极筹措资金,用了一年工夫,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们时隔 30多年开始交房租、物业费了,一切步入正轨。

 

大疫面前为居民竖起安全屏障

人们不会忘记三年抗疫这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作为社区主任,姚忠烈深感责任重大。大疫当前,面对九个社区一万多居民,他临危不惧,挺身在前,带领自己的团队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有序组织、周密统筹,做到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为居民筑起了严密的疫情防控墙。他联系政府,调集物资,很快为社区搭起了核酸检测棚,竖起了隔栏,画好间隔线。他工作缜密,夏天,为了居民防晒防暑,就把棚子搭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冬天,为检测人员和居民保暖,又改用棉棚,把棚建在背风暖和有电源的地方。他每天第一个到检测点做测前准备,然后又去辖区各居民点巡查。他管辖区域的九个小区的居民点,跨越丰台、海淀,要负责接送被隔离的人员,并且设定居家隔离和解除隔离人员。还要为居家隔离人员送粮油,代买日用品,处理生活垃圾。每天还需接待并为流动人员解除黄码,汇总当天情报,通报近日疫情。

抗疫期间,姚忠烈早上四五点起床,忙碌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到家,有时甚至凌晨两三点才回去。一次去鲁谷居民点巡查,正值七月,酷暑难耐,天气闷热,姚忠烈认真细致地检查每项抗疫工作的落实情况,饭也没顾上吃。晚上七、八点钟,姚忠烈步行回家。路上,疲劳饥饿,他撑不住了,晕倒在路旁。醒来时,四周寂静无人,姚忠烈挣扎着坐在马路牙子上,强迫自己站了起来,想到明天抗疫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他一路踉踉跄跄地回到办公室。他怕老伴着急,索性不回家,吃了几口零食,便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投入到工作中。

正在防控紧要关头,部队下发文件,要求复兴路 28号院社区与部队管理脱钩,交万寿路街道管辖。由于衔接不顺,在近一年时间中,部队断供居委会,社工薪资断档,人心浮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区主任的姚忠烈,一边耐心做好职员工作,一边积极向上反映因各种原因,薪资待遇仍没解决。姚忠烈不忍心看着身边的职员每天超强度地工作,却得不到报酬,他毅然从自己的存折上取出了八万元,作为补贴,发给员工,安抚了全体社工的心情,也鼓舞了士气,员工们无不感动。

 

为维护百姓利益敢于担当的好领导

姚忠烈极力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与居民同心同德,解决了多起多年积累的矛盾。

社区最难解决的矛盾,也许要算业主和物业的矛盾,明日家园业主和物业因物业费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愈演愈烈。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物业收费标准、物业公共收益产生质疑,对物业经营管理有抵触情绪,有些业主拒绝缴纳物业费。物业管理部门为了催缴物业费,也使用了各种激化矛盾的做法。业主代表多次和相关部门协商,均未取得理想结果。物业和业主经常吵架,投诉和报警不断,矛盾尖锐。

姚忠烈首先维护安全稳定大局,广泛了解业主的合理诉求,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再三碰钉子,遭冷遇,他也不退缩,多次组织居民代表与相关方进行对话协商。在居委会的指导下,按组织程序成立了临时物管会,以组织形式撇开有关部门干扰,推荐代表直接与物业总公司洽谈,经过几轮严正交涉,物业费总算是降到了业主能够接受的高限数额,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业主按期缴纳物业费,物业服务有了明显改善,双方矛盾得到化解,稳定了大局。

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应该解决却拖而未决,是居民最急切需要解决的事,也是姚忠烈最上心并且下力气最多的事。2018年,营建部门改造小区地下室,向各户征收了三万预交款,承诺贮藏室交付使用时,多退少补核算结账。可是,贮藏室交付了三年之久,余款仍没有结账。主管部门一直不给解决。姚忠烈凭着对居民负责的精神,多方协调,不怕碰钉子,最终为整个小区追回了千万结余款。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姚忠烈坦言:因为自己年满七旬,在社区主任这个位置上的时间不多了,我也抓紧时间为小区居民多做些好事,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建设美好幸福的社区尽心尽力,发光发热!

(五棵松军休所)◎乔秀清


以老兵之躯撑起社区这片蓝天 ——记五棵松军休所军休干部、社区主任姚忠烈

日期:2024年10月17日

来源:五棵松军休所

字体:

分享到:

姚忠烈是海淀区五棵松军休所的一位军休干部,退休前原为解放军总医院的师职干部,现在被选聘为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 28号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这十多年来,他为辖区居民做了大量的实事,解决了百姓的大量难事,深受居民拥戴,被评为北京市社会领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社会领域优秀社区工作者。

 

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大事

万寿路街道复兴路 28号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9个生活小区,一万多居民,业主大都是解放军总医院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干部。其中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医学专家、有残疾军人、退休职工、返城知青和农转工人员等等。

姚忠烈走马上任,勇敢地挑起社区主任这副担子。

 

社区在社会大肌体上,只是个小细胞,然而,小社区,大社会,人间百态,繁琐复杂,每天都要处理形形色色的棘手事情。担任社区主任后,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每年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不少于 50件。在姚忠烈心里,关系到老百姓切实利益的事没小事。

真正接受了这项工作,才知道它有多繁杂,事无巨细,堆积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多年无法解决,诸如各种积怨、各类纠纷、楼房管道维修、垃圾运送、搭建车棚、安装健身器材和路边长椅、处理烂尾工程等等。各个单位、部门互相推诿,谁都躲着社区这个“雷”走。姚忠烈就承担起联络人的角色,四处奔波,不怕碰钉子,一次又一次协调,直到最后把事情落实办好才罢休。

建设美好家园,让居民过上舒心的日子,姚主任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他工作的这十多年,居民们明显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变化。

 

明日家园楼门前,一顶顶海蓝色车棚建起来了,为小区 700多住户的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遮风挡雨,还安装了充电桩,楼道清洁了,又消除了火灾隐患。

小区居民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例,拄拐杖、坐轮椅的老人逐年增加。姚忠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小区在原有的配置基础上,新增添了长椅;广场边,安装了健身器材,居民们有了锻炼身体的地方;小区的路灯灯光较暗,换上了一盏盏明亮的新路灯;生活环境变了样,居民的幸福感和对政府的满意度大大增加。他说,虽然我掌管的经费有限,但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钱,我舍得花。

地处沙窝的乙六号院,属于社区管辖的一个生活小区,这里的居民基本上是搬迁户。姚主任接管时,小区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居民的房子多年没有办理房产证,心存积怨,牢骚满腹,因此多年不交房租费、物业费。积重难返,情绪对立。姚忠烈了解情况后,主动向单位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反映居民的困难和诉求,积极筹措资金,用了一年工夫,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们时隔 30多年开始交房租、物业费了,一切步入正轨。

 

大疫面前为居民竖起安全屏障

人们不会忘记三年抗疫这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作为社区主任,姚忠烈深感责任重大。大疫当前,面对九个社区一万多居民,他临危不惧,挺身在前,带领自己的团队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有序组织、周密统筹,做到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为居民筑起了严密的疫情防控墙。他联系政府,调集物资,很快为社区搭起了核酸检测棚,竖起了隔栏,画好间隔线。他工作缜密,夏天,为了居民防晒防暑,就把棚子搭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冬天,为检测人员和居民保暖,又改用棉棚,把棚建在背风暖和有电源的地方。他每天第一个到检测点做测前准备,然后又去辖区各居民点巡查。他管辖区域的九个小区的居民点,跨越丰台、海淀,要负责接送被隔离的人员,并且设定居家隔离和解除隔离人员。还要为居家隔离人员送粮油,代买日用品,处理生活垃圾。每天还需接待并为流动人员解除黄码,汇总当天情报,通报近日疫情。

抗疫期间,姚忠烈早上四五点起床,忙碌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到家,有时甚至凌晨两三点才回去。一次去鲁谷居民点巡查,正值七月,酷暑难耐,天气闷热,姚忠烈认真细致地检查每项抗疫工作的落实情况,饭也没顾上吃。晚上七、八点钟,姚忠烈步行回家。路上,疲劳饥饿,他撑不住了,晕倒在路旁。醒来时,四周寂静无人,姚忠烈挣扎着坐在马路牙子上,强迫自己站了起来,想到明天抗疫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他一路踉踉跄跄地回到办公室。他怕老伴着急,索性不回家,吃了几口零食,便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投入到工作中。

正在防控紧要关头,部队下发文件,要求复兴路 28号院社区与部队管理脱钩,交万寿路街道管辖。由于衔接不顺,在近一年时间中,部队断供居委会,社工薪资断档,人心浮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区主任的姚忠烈,一边耐心做好职员工作,一边积极向上反映因各种原因,薪资待遇仍没解决。姚忠烈不忍心看着身边的职员每天超强度地工作,却得不到报酬,他毅然从自己的存折上取出了八万元,作为补贴,发给员工,安抚了全体社工的心情,也鼓舞了士气,员工们无不感动。

 

为维护百姓利益敢于担当的好领导

姚忠烈极力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与居民同心同德,解决了多起多年积累的矛盾。

社区最难解决的矛盾,也许要算业主和物业的矛盾,明日家园业主和物业因物业费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愈演愈烈。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物业收费标准、物业公共收益产生质疑,对物业经营管理有抵触情绪,有些业主拒绝缴纳物业费。物业管理部门为了催缴物业费,也使用了各种激化矛盾的做法。业主代表多次和相关部门协商,均未取得理想结果。物业和业主经常吵架,投诉和报警不断,矛盾尖锐。

姚忠烈首先维护安全稳定大局,广泛了解业主的合理诉求,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再三碰钉子,遭冷遇,他也不退缩,多次组织居民代表与相关方进行对话协商。在居委会的指导下,按组织程序成立了临时物管会,以组织形式撇开有关部门干扰,推荐代表直接与物业总公司洽谈,经过几轮严正交涉,物业费总算是降到了业主能够接受的高限数额,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业主按期缴纳物业费,物业服务有了明显改善,双方矛盾得到化解,稳定了大局。

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应该解决却拖而未决,是居民最急切需要解决的事,也是姚忠烈最上心并且下力气最多的事。2018年,营建部门改造小区地下室,向各户征收了三万预交款,承诺贮藏室交付使用时,多退少补核算结账。可是,贮藏室交付了三年之久,余款仍没有结账。主管部门一直不给解决。姚忠烈凭着对居民负责的精神,多方协调,不怕碰钉子,最终为整个小区追回了千万结余款。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姚忠烈坦言:因为自己年满七旬,在社区主任这个位置上的时间不多了,我也抓紧时间为小区居民多做些好事,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建设美好幸福的社区尽心尽力,发光发热!

(五棵松军休所)◎乔秀清


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15号院

海淀军休

军休课堂

新竹生活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京ICP备20220260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