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曾作为总部机关工作组的成员,奔赴老山作战前线,调查了解并协助指导两个集团军部队的轮战换防。期间,我们先后与成都军区前指、两个集团军和 4个师的相关领导座谈,并深入到团、营、连一线指挥所及前沿阵地,亲身感受了炮火硝烟和前线将士忠心报国、血洒战场的革命精神,这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老山地区地处亚热带,山高谷深,丛林密布,暴雨山洪多发,蚊虫肆虐,战场环境之险恶、作战条件之艰辛超乎想象。在这种复杂地形和气候下,战线犬牙交错,双方阵地哨位有的相距只有十几米,我军通往前沿阵地的通道被越方标定的火力严密封锁,运送补给或换防往往要付出很大伤亡,那拉口子 300多米通道被部队称为“生死线”。最令人头疼的是地雷,由于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加上暴雨冲流,根本无法分辨雷场,战士从猫耳洞中扔出一个罐头盒砸响一颗地雷,就能引发其它地雷“原子裂变”式的爆炸,顿时地雷爆炸和枪炮声响彻山谷。一个战士不小心踩响了路边地雷,另外 4名前来救援的战士也先后被地雷炸伤。我们工作组前往八里河东山1175.4高地时,两名战士一前一后保护,按照他们的叮嘱,拉开距离,踩着前面战士的脚印才安全抵达山顶。我们提出工作组人员到那拉口子阵地蹲守一夜时,被该团团长拒绝,他说,一入夜,所有阵地、哨位都安放了地雷,班长都不能查哨,更不用说总部工作组了,我们只好作罢。另外,由于高温高湿,猫耳洞里无法储存食品药物,许多一线干部战士烂裆生疮,不得不赤身裸体地坚守阵地和战斗。总之,这种极端恶劣的战场环境和特殊艰苦的作战条件是
常人无法想象的。
某集团军轮战一年,组织了 3次出击拔点、8次重点炮击作战,打退越方反扑 50多次,歼灭其5000余人,自己也付出了伤亡 600余人的代价。作战中,涌现了徐良、顾海潮等许多战斗英雄,有的老兵 1979年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多处受伤,这次又来老山轮战,还有的战士不下阵地,要留下来帮助指导换防部队战斗。换防轮战的某集团军提前半年来到老山前线,熟悉战场,刻苦训练,许多干部战士写决心书、请战书,不顾家中有人病故、爱人生孩、对象告吹等困难,义无反顾地参加轮战。换防时军长亲自送部队上阵地,有的师长一连五天蹲在阵地上,以鼓舞士气。我们从老山阵地下山时,看到几个战士正在冲洗一具战士的尸体,上前询问后得知,牺牲的战士是独子,刚刚换防到 0号阵地,就被越方偷袭击中了右胸,流血过多而牺牲。我们听了,心情又沉重又感慨,正是成千上万名指战员的流血牺牲,才换来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铸造了听从党的召唤、不怕牺牲、冲锋陷阵、敢于胜利的军魂。
从老山回来后,我针对老山之行中发现的作战指导思想上因循守旧等突出问题,立即撰写了一篇关于创新我军作战思想的文章,提出“效益、技术、灵活、快速”等现代作战原则,对提高部队作战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庆祝建军 97周年之际,我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不由得回想起老山战场的一草一木、一壕一洞和轮战部队将士的铿锵誓言、音容笑貌,仿佛再一次触摸到了那不朽而滚烫的军魂。
(中关村军休所)◎杨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