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人听到,指针却永远转动。田村路军休所成立 18年来,历经了两任所长、三任书记,办公室工作人员也新老更替数人,但他们管理的对象、服务的宗旨并没有变,唯一改变的是随着军休干部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目前,首批安置的军休干部不少已有 90岁开外。18年来,全体工作人员凭借着一颗永恒的爱心,担当起党和国家赋予他们的职责,以澎湃的情和清澈的爱,任劳任怨干好每一件平凡的事。
记得创建初期,军休所为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加强党对军休干部的领导,结合军休干部驻地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了军休党支部,以密切工休关系及时掌握思想动态,落实上级党组织各项政策举措。至今各军休党支部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创建初期,军休所工作人员凡遇重大节日就会组织军休干部与小区业主自编自演歌舞、相声、乐器独奏和诗朗诵等,寓教于乐,让小区气氛和谐,丰富了文化生活,为军休干部注入了活力。
为适应形势发展,拓展军休干部多方面文化生活的空间,军休所创建合唱团和舞蹈队,历经数年打造成一支屡创佳绩的合唱团。3名合唱团指挥军休干部李叶军、宋金玲、常剑戈,为合唱团的雕琢塑造成型付出了心血,让队伍从 20人、30人发展到 50余人,先后学会歌曲几十首。
2016年,全国举行军休干部歌咏大赛,时任所长田有利不仅代表本所积极报名参赛,而且亲自带队陪合唱队员排练。他背上挎包不离不弃,如影随行,力所能及地给予每位队员精神鼓励和生活料理,从在香山脚下排练到去石家庄赛区预赛,再到在北京市参加全国总决赛,全程保证参赛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助力北京市军休干部取得佳绩,受到上级的好评。
军休所创建以来始终把军休干部老有所养放在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对患病的军休干部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有一次,军休干部金志强突感身体不适,上楼困难,所长田有利带上工作人员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用木椅将其抬上五楼卧室,让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军休干部汪允干,生前曾不止一次说,军休所就是我们的家,军休工作人员就是我们的“父母官”。
生活待遇是军休干部最直接最敏感的利益所在。军休所创建以来,工作人员精益求精,发放工资准确无误,医药费单据及时清整核算、照章报销。特别是对军休干部利益攸关的重大事项,所领导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单位作出信息反馈,从全局出发、实事求是做好稳定军休干部队伍的一线工作,让枝节末梢良性循环、生机盎然。
四季流转,是军休所工作人员陪我们度过每一个重要节日;岁月更替,也是他们陪我们走过每一个关键时刻:离退休移交、角色转换、战胜新冠疫情等等。
如今 18年过去了,可最让军休干部牵挂的是军休所工作人员仍在楼房的地下室办公。夏天阴暗潮湿、雨天渗水内泄,为保护档案等资料,他们值班守夜,无怨无悔。不言春做苦,常恐负所怀。清澈之爱传递了党和政府及各级组织对军休干部的殷切关怀。
(田村路军休所)◎李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