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军事学院院长肖克是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他知识渊博,文韬武略,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
我在原军事学院工作期间,有幸近距离接触肖克院长,他虚心探索、不耻下问;平等待人、礼贤下士;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高贵品质,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虚心探索 不耻下问
原军事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号称“将军的摇篮”,担负着为我军培养高级指挥人员、高级研究人员和高级参谋人员的任务。肖克院长特别重视提高教员和学员的军事科技知识水平,经常请有关领域的科学家来校讲课。由于科学家讲的理论深奥,很多听众难以理解,所以肖克院长决定设立军事科技教研室。先后从全军调来 30多位毕业于名校又有实践经验的军事科技干部,开设现代军事科技基础知识课程。其中有核、化、生武器,制导武器、激光武器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侦察技术,军事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军事运筹学,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电子对抗以及研制中新式杀伤武器。
1979年 9月,我从总参通信部调到军事学院军事科技教研室。我开始讲解《电子对抗》课程。因为我在大学期间学习无线电通信专业,又在沈阳军区第 39军通信部门和总参通信部工作 10年之久,对电子对抗知识有所了解,所以在讲课过程中受到学员好评。后来,军事科技教研室要开讲《电子计算机》课程。我以前曾在电视广播上学习过电子计算机知识,为此,领导让我转行讲解《电子计算机》课程。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与刘炳文教员迅速进入情况,在北京地区调查研究,参观见学,尔后编写教案,先在军事科技教研室试讲,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得到认可后,开始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专题讲座。
1980年春,我带着教案早早来到讲堂,准备电子计算机专题讲座。参加听课的大部分是学校机关各部及教研室领导。我万万没有想到肖克院长也来了,坐在第一排靠近讲台,与我近在咫尺。开始,我心里有点紧张,但很快就平静下来。按预先的思路,有条不紊地讲解电子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军事上的应用。讲课期间,肖克院长多次让我停下,提出问题,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拥有的知识马上回答,他满意地点点头,我接着讲下去。在两个小时的授课中,肖克院长曾提出 10多个问题,如我们的学员能学会电子计算机吗?招收学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用电子计算机能研究作战吗?等等一系列问题。课后,肖克院长当场拍板:在 1981年招收的高级参谋队开设电子计算机课程。要求干部部按条件招收学员,教保部准备教学器材,军事科技教研室准备教材。他像战场指挥官那样,坚定果断。首长的指示使我感到责任重大,时间紧迫,不得有丝毫马虎。
平易近人 礼贤下士
现在,电子计算机已深入到千家万户,应用到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大都能亲自使用电子计算机。然而,在 40多年前,电子计算机那可是神秘的东西,除专业技术人员外,大部分人想摸一摸它都难以实现。
电子计算机讲座后不久,肖克院长来到军事科技教研室,找我单独交谈。他很随和,笑容可掬,平易待人,毫无架子,像朋友那样促膝谈心。我们重点谈论电子计算机的教学和普及,争取在学校教员、学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中普及电子计算机知识。我们一直认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在军事上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们回忆人类战争的发展历史。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模式也随之更新,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热核兵器战争发展到现代战争。现在,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在新的模式战争中一定能大显身手。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记忆能力强、思维判断能力高等特点,使得现代战争的武器打得更远、更快、更智能、更准确,战场更加广阔。
我与肖克院长谈话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即使我的观点有些偏颇,首长也能够包容。当我们分开时,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未来战争是科技的较量,是科技含量极高的新式战争。”
10年后的海湾战争充分证明了肖院长的远见卓识和对战争发展的正确预测。海湾战争是一场典型的高科技战争,美军凭借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和灵活的指挥控制系统,将拥有常规武器的伊拉克百万大军打得一败涂地。由此可见,我更加理解肖克院长为什么下定决心成立军事科技教研室,大力向广大学员、教员和机关干部普及现代军事科技知识。他为的是让大家迅速转变旧观念,应对错综复杂的新式战争。
不拘一格 培养人才
1980年初,由于历史的原因,军事学院的教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相当突出。不仅年龄偏大,而且文化水平偏低,不少教员仅有初中文化水平。这不要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是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很不适应。
为迅速改变这种局面,肖克院长决定不拘一格培养年轻教员。选拔一批年轻教员,有的下部队代职,提高指挥能力和管理水平;有的到地方大学深造,进行“充电”;有的在本校学员队学习,系统学习军事学院所授课程。
我荣幸被选中进入地方大学深造,学习电子计算机,可由自己选择学校。当时,北京地区有很多名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及北京工学院等都有电子计算机教学。经过综合考察,我最后选择了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该系专业与军事联系密切,还拥有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大型电子计算机。不仅可以亲自上机作业,而且师资力量较强。
从 1980年 8月到 1981年 8月,我高兴地到北航计算机系跟随研究生班学习。机会难得,我如饥似渴,争分夺秒,认真听课,刻苦钻研,积极上机做题,对计算机的有关课程进行系统而深入地学习,经过考试,成绩良好。1981年 9月,我完成进修学业,返回学校,马上投入到电子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当时招收了两个高级参谋队,学员比较年轻,文化水平较高,可作为计算机教学试点。我们的教材增加了BASIC语言,它是计算机高级语言中最简单、最通俗、最容易被初学者接受的语言。通过教学实践,深受学员欢迎。从此,电子计算机教学陆续在各学员队展开,还举办学习班,不仅训练本校的教员和机关干部,还训练总参作战部和北京军区机关部分干部。
肖克院长对电子计算机教学取得的成绩非常高兴,有时亲自到现场看看,给大家极大的鼓励。总参军训部得知军事学院电子计算机教学取得可喜的成绩后,下达指示要求全军所有指挥院校都要开设电子计算机课程。为了满足部队的要求,1985年 7月,我同刘炳文和王常杰两位教授合作,编著《BASIC语言与军事应用程序》一书,共 38万字,由军事学院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2008年 10月 24日,敬爱的肖克院长与世长辞,享年 102岁。现在,已经过去 10多年了,肖克院长的光辉形象和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面前,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青龙桥军休所)◎丁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