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淀军休信息网

我在坦桑尼亚的日子

日期:2023年11月10日来源:青龙桥军休所

字体:分享到:

2023年8月21日,习近平主席赴南非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会见了坦桑尼亚总统哈桑等非洲多个国家的元首。这让我回忆起2002年我被国防部外事办公室选派,担任中国高级军事专家组组长,暂时离开国防大学的教学岗位,前往坦桑尼亚,承接培训坦军中高级军官的援外任务。在近两年的援坦工作中,我切身感受到坦桑尼亚军队和人民对中国的热爱,体验到中坦两国在长期交往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赴任之前,校有关领导嘱咐我,一定要去看望在国防大学外训系(现为国际防务学院)学习过的学员,带去校首长和全校人员对他们的关怀和问候。为此,我首先拜会了坦海军司令员利萨卡夫准将。一见面他就回忆起在国防大学学习时的情景,事隔多年之后,他还清楚地记得他们那期学员队的队长和许多中国教官的姓名。他说:“我在学习时算不上是好学员,但我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和所学到的知识,使我深信你们富有学识,工作勤奋,到这里协助我们培训中高级军官,一定是最为称职的。”接着,他又指着海军司令部的大楼说:“你看,今天我们海军司令部的大楼很气派,这是中国援建的。原来这地方只是个小渔村。”

说到中坦友谊,司令很自然地谈起了坦赞铁路,他说:“坦中两国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中国给了我们许多方面的援助,特别是帮我们修建了坦赞铁路。当时我们寻求西方国家的支援,他们说我们这里修不了铁路,拒绝了我们的请求。中国主动提出帮助我们修,而且修得很好,许多中国工人在修路中献出了生命,我们永远也忘不了他们!”说到这里时,司令的声音有些哽咽。停了一会儿他又说:“铁路交给我们之后,由于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一直不好,西方国家想趁机收购它,但坦桑人民不答应,我们希望再把它交给中国,让中国来经营。中国能把铁路修好,也一定能帮助我们把铁路管理好和经营好!”

交谈中,司令还讲起一件事:坦国防军总司令是他的老朋友,总司令刚上任时他曾去看望。总司令当面对他说:“我知道你在中国学习过,你熟悉中国军人,他们也了解你,你要帮助我照顾好在我们这里工作的中国军事专家,否则你我就不是老朋友了。”为此,他希望我们有什么困难都随时告诉他,他一定尽力创造条件,让我们在坦桑生活得更好一些。

最后我请司令和我们专家组成员合影留念,并欢迎他再次来中国。他高兴地说:“不论什么时候去中国,我都会马上出发。只要说去中国,在坦桑谁都不会有任何犹豫的!”说完,他爽朗地笑起来。

我在坦桑直接的工作伙伴是坦军国防研究学院院长塞尼上校。他高高的个头,总着一身整洁的军装,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是个严谨、敬业、具有良好军事素质的军官。同时他又非常谦虚,很注意向中国专家学习。我和他一起工作非常愉快,每期培训班都是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备课和授课,共同到现地指导作业。

一次,在桑给巴尔岛现地作业后,他特别邀请我为这次作业讲评。我在讲评中肯定了现地作业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朱德元帅关于“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仗;有什么武器装备打什么仗”的战略思想。他听后很感兴趣,认为是学院现地作业中最生动的一次讲评。在返回学院的路上,就此事和我谈了很多,他认为中国先进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对坦军的教育、训练和作战,具有很好的借鉴及指导作用。他还和我一起探讨了如何做一名称职军官的问题。他强调有三点是必须具备的:一是服从上级命令不打折扣;二是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指挥能力;三是坚决完成各项训练和战斗任务。说到这里,他狡黠地笑着问我:“对于你们中国军官来说,恐怕就不止这三条了吧!”

后来塞尼由上校晋升为准将,并离开院长岗位调到其他地方任职,由此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2003年夏,国防大学代表团访问坦桑尼亚,我在达累斯萨拉姆机场迎接代表团时,意外地见到了塞尼,原来他作为接待国防大学代表团的全程陪同官,也来机场执行任务。我们见面后热情地交谈起来,他告诉我,他曾经代表坦军与几十个国家的军队代表,到中国观摩了中国军队举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演习。演习中展示的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令他感到振奋,他说要认真学习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把坦军建设好训练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东非大陆的和平作出贡献。

在坦桑尼亚工作的日子里,我们专家组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授课,精心施教,坚持把讲堂作为巩固与发展中坦两军友谊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介绍中国古代兵书兵法,讲述毛泽东军事思想,宣传中国国防与外交政策。坦军学员和教官也在这个舞台上,向我们表达对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2003年10月17日,我们授课的讲堂一片欢腾。坦军学员教官纷纷与我们握手,和我们拥抱,祝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功。坦军学员西蒙尼中校说:“你们的成功让我们也感到骄傲,我们的腰杆子也硬了,中国真了不起!”2004年6月3日,我在讲堂上刚要授课,坦军学员班长姆夸瓦中校站起来说:“对不起中国专家组组长,我先打扰一下,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向中国朋友表示衷心感谢!”接着他讲述了他们的姆卡帕总统在中国上海出席全球扶贫大会,受到了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胡主席答应为他们提供援助,帮助他们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课间休息时,坦军教官卡朋达上校又动情地说:“中坦两国不仅是朋友也是兄弟,兄弟比朋友更亲密。朋友加兄弟的友谊,就像是一棵长青树,永远枝繁叶茂常绿常青!”

在坦桑尼亚近两年的工作中,坦军对我们专家组的生活非常关心。坦军总部给我们配备了两台越野车,派出4名士兵为我们服务,还调来一名中尉军官作我的联络官,协助我处理各方面的事务。坦军国防研究学院把最好的教学仪器设备给我们使用,调最好的司机为我们开车。野外作业时他们的学员和教官住帐篷,而安排我们住当地的旅馆,我们驻地房屋水电出现故障,他们总是及时派人上门检查维修。

在每一期培训班结业时,坦军国防研究学院都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联欢会,让我们和他们及他们的夫人,一起分享结业的快乐。在这种场合,我们都会向他们及他们的夫人赠送一些小礼品,并出个节目,唱几支中国军歌助兴,联欢会上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祝愿中坦两军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树,常绿常青!

(青龙桥军休所)◎齐生平


我在坦桑尼亚的日子

日期:2023年11月10日

来源:青龙桥军休所

字体:

分享到:

2023年8月21日,习近平主席赴南非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会见了坦桑尼亚总统哈桑等非洲多个国家的元首。这让我回忆起2002年我被国防部外事办公室选派,担任中国高级军事专家组组长,暂时离开国防大学的教学岗位,前往坦桑尼亚,承接培训坦军中高级军官的援外任务。在近两年的援坦工作中,我切身感受到坦桑尼亚军队和人民对中国的热爱,体验到中坦两国在长期交往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赴任之前,校有关领导嘱咐我,一定要去看望在国防大学外训系(现为国际防务学院)学习过的学员,带去校首长和全校人员对他们的关怀和问候。为此,我首先拜会了坦海军司令员利萨卡夫准将。一见面他就回忆起在国防大学学习时的情景,事隔多年之后,他还清楚地记得他们那期学员队的队长和许多中国教官的姓名。他说:“我在学习时算不上是好学员,但我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和所学到的知识,使我深信你们富有学识,工作勤奋,到这里协助我们培训中高级军官,一定是最为称职的。”接着,他又指着海军司令部的大楼说:“你看,今天我们海军司令部的大楼很气派,这是中国援建的。原来这地方只是个小渔村。”

说到中坦友谊,司令很自然地谈起了坦赞铁路,他说:“坦中两国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中国给了我们许多方面的援助,特别是帮我们修建了坦赞铁路。当时我们寻求西方国家的支援,他们说我们这里修不了铁路,拒绝了我们的请求。中国主动提出帮助我们修,而且修得很好,许多中国工人在修路中献出了生命,我们永远也忘不了他们!”说到这里时,司令的声音有些哽咽。停了一会儿他又说:“铁路交给我们之后,由于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一直不好,西方国家想趁机收购它,但坦桑人民不答应,我们希望再把它交给中国,让中国来经营。中国能把铁路修好,也一定能帮助我们把铁路管理好和经营好!”

交谈中,司令还讲起一件事:坦国防军总司令是他的老朋友,总司令刚上任时他曾去看望。总司令当面对他说:“我知道你在中国学习过,你熟悉中国军人,他们也了解你,你要帮助我照顾好在我们这里工作的中国军事专家,否则你我就不是老朋友了。”为此,他希望我们有什么困难都随时告诉他,他一定尽力创造条件,让我们在坦桑生活得更好一些。

最后我请司令和我们专家组成员合影留念,并欢迎他再次来中国。他高兴地说:“不论什么时候去中国,我都会马上出发。只要说去中国,在坦桑谁都不会有任何犹豫的!”说完,他爽朗地笑起来。

我在坦桑直接的工作伙伴是坦军国防研究学院院长塞尼上校。他高高的个头,总着一身整洁的军装,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是个严谨、敬业、具有良好军事素质的军官。同时他又非常谦虚,很注意向中国专家学习。我和他一起工作非常愉快,每期培训班都是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备课和授课,共同到现地指导作业。

一次,在桑给巴尔岛现地作业后,他特别邀请我为这次作业讲评。我在讲评中肯定了现地作业取得的成绩,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朱德元帅关于“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仗;有什么武器装备打什么仗”的战略思想。他听后很感兴趣,认为是学院现地作业中最生动的一次讲评。在返回学院的路上,就此事和我谈了很多,他认为中国先进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对坦军的教育、训练和作战,具有很好的借鉴及指导作用。他还和我一起探讨了如何做一名称职军官的问题。他强调有三点是必须具备的:一是服从上级命令不打折扣;二是具备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指挥能力;三是坚决完成各项训练和战斗任务。说到这里,他狡黠地笑着问我:“对于你们中国军官来说,恐怕就不止这三条了吧!”

后来塞尼由上校晋升为准将,并离开院长岗位调到其他地方任职,由此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2003年夏,国防大学代表团访问坦桑尼亚,我在达累斯萨拉姆机场迎接代表团时,意外地见到了塞尼,原来他作为接待国防大学代表团的全程陪同官,也来机场执行任务。我们见面后热情地交谈起来,他告诉我,他曾经代表坦军与几十个国家的军队代表,到中国观摩了中国军队举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演习。演习中展示的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令他感到振奋,他说要认真学习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把坦军建设好训练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东非大陆的和平作出贡献。

在坦桑尼亚工作的日子里,我们专家组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授课,精心施教,坚持把讲堂作为巩固与发展中坦两军友谊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介绍中国古代兵书兵法,讲述毛泽东军事思想,宣传中国国防与外交政策。坦军学员和教官也在这个舞台上,向我们表达对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2003年10月17日,我们授课的讲堂一片欢腾。坦军学员教官纷纷与我们握手,和我们拥抱,祝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功。坦军学员西蒙尼中校说:“你们的成功让我们也感到骄傲,我们的腰杆子也硬了,中国真了不起!”2004年6月3日,我在讲堂上刚要授课,坦军学员班长姆夸瓦中校站起来说:“对不起中国专家组组长,我先打扰一下,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向中国朋友表示衷心感谢!”接着他讲述了他们的姆卡帕总统在中国上海出席全球扶贫大会,受到了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胡主席答应为他们提供援助,帮助他们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课间休息时,坦军教官卡朋达上校又动情地说:“中坦两国不仅是朋友也是兄弟,兄弟比朋友更亲密。朋友加兄弟的友谊,就像是一棵长青树,永远枝繁叶茂常绿常青!”

在坦桑尼亚近两年的工作中,坦军对我们专家组的生活非常关心。坦军总部给我们配备了两台越野车,派出4名士兵为我们服务,还调来一名中尉军官作我的联络官,协助我处理各方面的事务。坦军国防研究学院把最好的教学仪器设备给我们使用,调最好的司机为我们开车。野外作业时他们的学员和教官住帐篷,而安排我们住当地的旅馆,我们驻地房屋水电出现故障,他们总是及时派人上门检查维修。

在每一期培训班结业时,坦军国防研究学院都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联欢会,让我们和他们及他们的夫人,一起分享结业的快乐。在这种场合,我们都会向他们及他们的夫人赠送一些小礼品,并出个节目,唱几支中国军歌助兴,联欢会上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祝愿中坦两军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树,常绿常青!

(青龙桥军休所)◎齐生平


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15号院

海淀军休

军休课堂

新竹生活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京ICP备20220260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