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一个风清气爽、阳光明媚的上午,西翠路军休所正在召开宣传报道工作总结会。会场上,大家看到一位精神矍铄、清瘦干练的长者手端单反相机,忙前忙后,时而向前蹲身,时而站在椅上,正在为会场上的军休干部们拍照。要知道,这位步履轻盈利索的老人近十年身患两种较重的病,两年前还动了肠癌切除大手术。他就是西翠路军休所军休干部、88岁高龄的吴锡明。
1951年 7月,吴锡明响应党和政府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军,在部队服役了 39年。期间,由于他工作出色,圆满完成了部队交给的各项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 2次、三等功 1次,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 1次。
1990年退休后,吴锡明积极参加军休所及社会上组织的多项公益活动,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所总支副书记和委员近 20年。他工作认真、办事公道,努力为大家服务,受到同志们的广泛好评。他领导的党支部两次被海淀区军休办评为先进支部;本人先后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老有所为之星”。2006年,被北京市政府评为“北京市健康老人”。2009年,被民政部、原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荣誉称号。
在老年大学,吴锡明刻苦学习书法、绘画、摄影等课程。先后结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并出版了书画册《翰墨情深》,举办过个人书画展。他设计的《北京市军休标识》在 40多名竞标者中脱颖而出,中标采用。
然而,衰老与疾病是客观规律,任何人都躲不过的,吴老也难以幸免。2013年 5月,78岁的吴锡明两条小腿突然肿得厉害,行动极为困难。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吃药治疗,深度静脉血栓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基本正常,各项活动基本上都能参加了。但好景不长,两年前又患了更重的病——结肠癌。手术后,体重减少了 30斤。经过手术、化疗、在家调养,目前体重与手术时相比,已增加 20多斤,有些活动已能参加,基本接近“常人”标准。
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吴锡明积累了实践经验。在采访中,他畅谈了几点经验体会:
一是在战略上藐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有过重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无病是幸福的,有病是不幸的,甚至是痛苦的。但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无论是环境,或是粮食、动植物、各类食品,都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不得病的机率几乎没有。我们百姓唯一能做到的是,有了病给自己减压。他是这么说的,也这么做的。相信医院,相信大夫,手术一定能成功,疾病一定能治愈。“心态乐观,病好一半”,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二是在战术上重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由于吴锡明年岁已高(当时已86岁),要切除两处结肠,具有很大的手术风险。手术前,医生制订了周密的方案,准备了ICU病房,随时准备抢救。实际情况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4个多小时出来后,在ICU病房仅呆了半天,就回到了原来的病房。手术后,腹部插了5根管子,身上挂了5个瓶子,晚上睡觉都很困难,只能身子朝上一个姿势。有两次,连续两天,除输液和喝水外,不能吃任何食物,连半流食都不行;每天晚上至少要起来小便4次以上,他都挺了过来。出院后,他又做了4次化疗,每周一次,每次约6个小时,他都积极配合。第一次的深静脉血栓病,医生要求每天吃两次3种药;为了使血液能静脉回流顺畅,医生叮嘱:晚上睡觉时应将脚和小腿垫高。这两点,1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这样做,保证了病情的稳定。
三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保证每天6-8小时的睡眠时间,尤其要重视午睡,这是最好的体能恢复时机。第二,一日3餐,力求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肉类、蔬菜,以及提高免疫力的营养品。平时多喝水。第三,每天要做些适当的运动,他每天要步行30-40分钟,大约4000-6000步,并脱帽晒太阳,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恢复体能。
四是尽量多参加一些集体文化活动。疫情好转后,在家人和朋友的陪同下,冬夏淡季,他一般1-2周到公园去一次;春秋季节,各种花卉盛开时,一般每周外出一次。外出活动,特别是散步,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由于他爱好摄影,北京市的一些重大庆祝活动,如“十一”“建党100周年”以及军休所组织的一些活动,大院组织的“学雷锋活动”等,他都积极参加,记录活动场景。他拍的照片,除作为资料保存和自我欣赏之外,还向报刊投稿,并参加本单位的摄影展。
当然,凡事都应有度。关于“度”的把握,吴锡明是这么说的:“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岁、又有病的老人来讲,老待在家里不出门活动是不行的,但活动过度也不行,一定要量力而行,这一点很重要。”
五是家人的关怀和照顾至关重要。无论是看病检查,住院手术,出院后在家养病,都离不开家人的关怀与照顾。有几次到医院做检查,几乎全家出动,儿子、女儿、儿媳齐上阵,找医生挂号,陪他抽血、做各种检查。手术住院期间,女儿向单位领导请了假,为吴老陪住了4个星期。所有护工干的事,她都包了,这就是爱的力量。晚上他上厕所,女儿怕他摔倒,先打开灯,扶吴老到厕所,每次小便后还要登记尿量,第二天交给护士,女儿晚上睡不了几个小时,白天有空还要干单位的工作,很是辛苦。吴锡明深深体会到子女对他的孝顺,真可谓“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吴锡明出院回家时,身体极为虚弱,家务事一点都干不了,从早到晚全靠老伴事事体贴他、照顾他,为吴老做爱吃的、好吃的、有营养的食物,提醒和帮助他按时吃药。疫情高发阶段,儿子女儿经常回家看望吴老,送菜、购买有营养的食品。通过这场大病,吴老深深体会到“家”的温暖。
我们看到那句“最好的亲情是牵手,最好的孝顺是陪伴”,在他的家庭里得到了应验。经过3年的康复治疗,吴老体重从开始的90斤涨到110多斤了,吃饭正常,胃口大好。更令人惊喜的是,经过复查后发现,肠道功能正常,肺上斑点得到了控制,吴老康复了。
现年已过88岁生日、米寿之年的吴锡明,依然满面春风。他说:“下一个小目标活过90岁,再下一个目标是95岁。”可以看出追求健康长寿的吴老有目标有计划,是位理性智慧的老人。我们说:“您活过百岁不是问题。”
我们衷心祝福吴老健康长寿,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西翠路军休所)◎刘世通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