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淀军休信息网

海淀区两名军休干部、一个集体被评为第七届“北京军休榜样”

日期:2023年08月13日来源:宣传科

字体:分享到:

本刊讯樊府颖报道:4月 7日下午,北京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举办“北京军休榜样”发布仪式。全市军休系统经过基层推荐、征求意见、全员投票、张榜公示等环节,评选出了第七届“北京军休榜样”。海淀区曙光军休所军休干部郭铭儒、金沟河军休所军休干部王宏甲,以及五棵松军休所阳光服务队获此殊荣。

“榜样”们的先进事迹以宣传片的形式在发布仪式上播放,他们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他们中有的发挥专业优势,带领退役军人创业再就业;有的为时代讴歌、为人民抒怀,常年驻扎贫困山区,为乡村振兴事业走访调研,笔耕不辍;有的践行雷锋精神,传递爱心温暖。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着积极作为、主动作为、老有所为、再立新功的高尚品格。

 

曙光军休所军休干部郭铭儒

 

作为一名与飞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军人,退休后依然心系航空领域,怀着对航空永远割舍不下的情结,他开创了拆装老旧飞机这一新型行业,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老龄飞行器”专业化拆装企业。他带领一支敢打硬拼的退役军人队伍,靠实力转战南北,让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越做越大。同时,他还关注到空军机务人员退役后难以发挥一技之长的问题。经过多方调研,他向上级部门提交了详实报告,为航空领域退役人员再就业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解决了许多退役军人的再就业问题,为促进空军退役军人进入通用航空领域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位卑未敢忘忧国,他说:“没有飞机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金沟河军休所军休干部王宏甲

 

作为著名军旅作家,退休后他笔耕不辍,讴歌党、讴歌祖国,奋力唱响时代主旋律,完成了数百万字的精品力作。退休以后,他仍然承担着组织给予的创作任务,涉及革命历史、基层改革、脱贫攻坚等多个题材,担任了大型纪录片《长征》电视总撰稿和《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总撰稿之一,出版了《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中国精神》等作品。20多年来,他奔走于中国各地,北上内蒙古、南下海南岛、西北至新疆甘肃、西南至云贵川。他走访了300多个村寨,发表了《扶贫助弱的世纪回响》《共同富裕,一个村庄的信仰与坚守》《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作品。他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用文字记录中国发展,满腔热忱地歌颂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他“经世致用”的实际行动,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和忠心。

 

五棵松军休所阳光服务队

2012年 3月 5日,海淀区五棵松军休所阳光服务队成立了。10年来,服务队在军休所党总支带领下,时刻践行雷锋精神,先后受到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国家红十字委员会表彰,被授予“老党员先锋队”。五棵松军休所先后接收军休干部八百余名,服务队成员绝大多数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护理和管理岗位的退休人员。他们帮扶慰问空巢及孤寡老年困难家庭,为他们送温暖、献爱心。他们致力于公益服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开展法律援助。他们弘扬文化养老,让老同志们享受高品质的文化养老生活。他们切实履行着“送阳光、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的服务宗旨,成为了五棵松军休所一张亮丽的“名片”。

此外,在全市军休系统组织开展的“军魂永驻·彩霞满天”百篇主题征文活动中,海淀区军休安置事务中心荣获“单位组织奖”,军休干部苗晓红、杨谦、张士元、康敬然、李凯城征文获奖,受到表彰。

(宣传科)

 


海淀区两名军休干部、一个集体被评为第七届“北京军休榜样”

日期:2023年08月13日

来源:宣传科

字体:

分享到:

本刊讯樊府颖报道:4月 7日下午,北京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举办“北京军休榜样”发布仪式。全市军休系统经过基层推荐、征求意见、全员投票、张榜公示等环节,评选出了第七届“北京军休榜样”。海淀区曙光军休所军休干部郭铭儒、金沟河军休所军休干部王宏甲,以及五棵松军休所阳光服务队获此殊荣。

“榜样”们的先进事迹以宣传片的形式在发布仪式上播放,他们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他们中有的发挥专业优势,带领退役军人创业再就业;有的为时代讴歌、为人民抒怀,常年驻扎贫困山区,为乡村振兴事业走访调研,笔耕不辍;有的践行雷锋精神,传递爱心温暖。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着积极作为、主动作为、老有所为、再立新功的高尚品格。

 

曙光军休所军休干部郭铭儒

 

作为一名与飞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军人,退休后依然心系航空领域,怀着对航空永远割舍不下的情结,他开创了拆装老旧飞机这一新型行业,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老龄飞行器”专业化拆装企业。他带领一支敢打硬拼的退役军人队伍,靠实力转战南北,让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越做越大。同时,他还关注到空军机务人员退役后难以发挥一技之长的问题。经过多方调研,他向上级部门提交了详实报告,为航空领域退役人员再就业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解决了许多退役军人的再就业问题,为促进空军退役军人进入通用航空领域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位卑未敢忘忧国,他说:“没有飞机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金沟河军休所军休干部王宏甲

 

作为著名军旅作家,退休后他笔耕不辍,讴歌党、讴歌祖国,奋力唱响时代主旋律,完成了数百万字的精品力作。退休以后,他仍然承担着组织给予的创作任务,涉及革命历史、基层改革、脱贫攻坚等多个题材,担任了大型纪录片《长征》电视总撰稿和《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总撰稿之一,出版了《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中国精神》等作品。20多年来,他奔走于中国各地,北上内蒙古、南下海南岛、西北至新疆甘肃、西南至云贵川。他走访了300多个村寨,发表了《扶贫助弱的世纪回响》《共同富裕,一个村庄的信仰与坚守》《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作品。他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用文字记录中国发展,满腔热忱地歌颂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他“经世致用”的实际行动,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和忠心。

 

五棵松军休所阳光服务队

2012年 3月 5日,海淀区五棵松军休所阳光服务队成立了。10年来,服务队在军休所党总支带领下,时刻践行雷锋精神,先后受到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国家红十字委员会表彰,被授予“老党员先锋队”。五棵松军休所先后接收军休干部八百余名,服务队成员绝大多数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护理和管理岗位的退休人员。他们帮扶慰问空巢及孤寡老年困难家庭,为他们送温暖、献爱心。他们致力于公益服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开展法律援助。他们弘扬文化养老,让老同志们享受高品质的文化养老生活。他们切实履行着“送阳光、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的服务宗旨,成为了五棵松军休所一张亮丽的“名片”。

此外,在全市军休系统组织开展的“军魂永驻·彩霞满天”百篇主题征文活动中,海淀区军休安置事务中心荣获“单位组织奖”,军休干部苗晓红、杨谦、张士元、康敬然、李凯城征文获奖,受到表彰。

(宣传科)

 


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15号院

海淀军休

军休课堂

新竹生活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京ICP备20220260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