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过去了 60多年的事儿,虽然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并不为后人所知。因为笔者当年在原总政治部工作,知道一些内部情况。
1962年,蒋介石集团妄图“反攻大陆”。在毛泽东的英明运筹和指挥下,大批部队迅速调整部署,广大人民群众和民兵热情支援,制止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当年的春天,蒋介石集团认为大陆正处于“天灾人祸,交相煎迫的当口”,正是台湾“反攻的有利时机”,于是加快战争动员和军事部署,策划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军事冒险。
蒋介石图谋“反攻大陆”,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已经是一项“箭在弦上”的战略行动,在美军的参与下,国民党军多次举行以“反攻大陆”为背景的军事演习,第一波次准备动用十几万国民党军进犯大陆。
对于蒋介石集团的叫嚣和动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早已侦知,并紧急研究应对部署。1962年 2月27日至 28日,中央军委常委专门开会研究对台作战问题。4月初,原福州军区向部队下达“加强战备工作随时准备打仗”的命令。5月 15日,总参作战部通知福州、南京、广州军区和海、空军等单位,要求加强对敌情的监视和报告,立即检查落实战备措施,修订作战方案,防止国民党军的登陆窜犯。
在此期间,毛泽东多次听汇报、每次都有指示。5月 31日指出:要准备蒋介石集团 40万人秋后登陆。不要为西面(指中印边境)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我们的战略方向还是东面,这是我们的要害。敌人一突上来对我们很不利。今年他要来不让他上来。从连云港到香港,统统不让他上来。毛泽东强调,要对敌人进行政治攻势,警告他反攻大陆是幻想。南下部队(到达后)可以公开行动,就是要蒋介石知道,目的是破坏他的进攻,推迟他的行动。(《罗瑞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年第 2版,第 227页)
6月 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加强东南沿海地区战备工作的指示》,先后采取了 8项紧急措施,主要有:对部队广泛进行战备教育;召集有关军区主官开会,讨论研究作战方针和备战措施;命令第一批陆军师和特种兵部队做好出动准备,为预定参战部队抽调、补充九万五千名老战士作为战斗骨干,按新编制和作战基数补充弹药;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安排支援作战等。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人民解放军立即投入紧张的战备工作,迅速调整部署,加强东南沿海地区的兵力,掀起群众性的战前练兵热潮,并在物资装备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足以打败敌人中等规模的进犯。
6月 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准备粉碎国民党军进犯东南沿海地区的指示》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提高警惕,从各方面作好准备,决不让美蒋这一罪恶阴谋得逞。6月 10日,中央军委命令 7个战备值班师、2个铁道兵团、2个舟桥团,加上从全军抽调的补充福建前线的数万老兵、新兵,共计12万人和各类装备物资,紧急增援福建。从 6月 10日至 7月 17日,分两批从战略后方向集结地域开进。一般采取隐蔽运输方式,乘坐闷罐火车,无线电静默,昼伏夜行,吃、喝、拉、撒、睡全在车上。大多数部队下车后,还要经过几天的徒步急行军,才能抵达目的地。当时绝大多数战士都是和平年代成长的,虽然吃尽了苦头,但人人斗志昂扬,抓紧临战训练。入闽部队全部按时开进到指定地区,做好了全歼登陆之敌的一切准备。
由于大陆军民严阵以待和新华社的公开揭露,台湾国民党当局“反攻大陆”的大规模军事冒险计划,未敢实施,以彻底破产而告终。中央军委于 8月 2日向全军发出指示,恢复经常性战备状态。10月 23日至 11月 16日,已入闽备战的 2个军的前进指挥所和7个步兵师、2个舟桥团陆续撤回原军区归建。
国民党当局不甘心大规模军事冒险的失败,转而采取小股武装特务从沿海登陆窜犯。不能大动便小动,明目张胆不行就搞偷渡。10月 1日至 12月 6日,台湾派出的 9股武装特务,除 1股未敢登陆逃往香港火头盆岛外,其余 8股分别窜到广东省沿海地区登陆。另有一股,是在广东阳江县山区空投的武装特务。这些登陆的武装特务,均在广东沿海军民密切配合下被全歼,共计 172人(其中有特务纵队司令 7人、副司令 14人),并击沉机帆船 3艘,缴获一批美制电台、枪支弹药、通信密码等物资。
此外,解放军空军、海军在打击窜扰大陆的国民党空军、海军的战斗中,也取得漂亮的战绩。9月9日,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南昌地区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 U-2型高空侦察机 1架,震惊了美蒋。据统计,1962年 10月至 1965年 1月,解放军、公安部队和民兵,共歼灭国民党武装特务 40股计 594人,击沉和缴获各型船艇 24艘,缴获长短枪 400余支、弹药数万发以及其他一些物资。(《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 6月第 1版第 340页)
在这次东南沿海紧急战备中,有这样几件事儿让笔者记忆尤深。有一件事儿是,当年总政治部编辑出版一种内部刊物《情况通报》,笔者就是该刊的编辑之一。其中有几期刊登了干部、战士反映家中生活遭遇困难的情况,基层党组织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也注意解决实际问题。美国、印度和台湾的情报部门,国民党当局以此为据,认为大陆民众和士兵像一堆“干柴烈火”,一点就着,从而强化了他们“反攻大陆”的野心。
另一件事儿是,关于如何歼敌的战法问题,有的前线指挥员援用传统的经验,准备让敌人登陆放进来打,运用口袋战术全歼敌人,并已开始组织部队后撤。但毛泽东不同意这种打法,认为我们已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而台湾当局只是败居一隅的残敌,让他们登上大陆,在政治上影响不好,必须采取“顶”的方针,歼敌于海上、于滩头。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已后撤的部队又立即返回原驻地。
还有一件事儿是,1963年夏,我到济南军区出差,曾参观过当时歼灭小股武装特务的内部展览,使我对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论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武装特务一登陆就被发现,有的化妆成解放军,还被小学生识破了。因为他们穿的军服颜色比解放军的深得多,领章近乎正方形,拿的枪是美式卡宾枪,穿的鞋是皮鞋而不是解放鞋,说话问路都是怪怪的,这当然逃脱不了被大陆军民歼灭的命运。
第四件事儿就是,关于印军战斗力和国民党军战斗力的比较。1962年,印度尼赫鲁政府利用中国东面有事之机,在西面推行“前进政策”,妄图挑起战争,应予重视。至于印军的战斗力,解放军因无与其交手的历史,在反击战打响之前,本着“慎重初战”的原则,在思想上和战术上还是作了认真准备的。但是经过 15天的战斗,印军不堪一击。毛泽东听了汇报后高兴地说:印度反动派哪里打得过我们的张国华将军(西藏军区司令员)呢!
(青龙桥军休所)◎瞿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