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淀军休信息网

无私奉献 一心为民

日期:2023年08月13日来源:青龙桥军休所

字体:分享到:

——记青龙桥军休所军休干部王晨光

1月 3日,国防大学社区居委会在微信上发出一则通告,周知各位居民:“王晨光主任因家有老人需要照顾,辞去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职务”,“让我们对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王晨光主任说声感谢,道声辛苦”。

这则消息,惊动了整个社区,群友们在微信中对王晨光纷纷点赞,有表扬、有挽留、有祝福、有感谢,说他工作有热情、有担当,是“军休人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好模范,急居民所需帮居民所盼的好公仆”。

王晨光,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休干部为什么会火了,又为什么能博得广大社区居民的爱戴和拥护呢?


他心中装着社区居民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沈阳市牡丹社区时这样说过:“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会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王晨光正是这样做的。

1.6平方公里的社区面积,就是王晨光服务的平台,2210户、5302名居民、还有 1700多流动居民,就是他心中常挂念的亲人。

主动治理、接诉即办。近几年,购置环保节能汽车的越来越多,居民反映充电桩不够用,他立即行动,申请经费,先后在居民区设置了 120多个充电桩,基本满足了居民需求;在儿童乐园大树周边安装椅凳,给带孩子家长提供方便;为 98名失能老人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难题;处理综合治理网格案件80多件;为 588位退役军人办理了优待证;每年更新安放环保垃圾桶 200多套。

疫情最严重时,有位居民反映,每户只发一张出入大门证,家里人口多,一个证件不方便,一直没得到解决,最后找到王晨光,不到两个小时问题解决了。这位居民很感动。

社区还专门安排为 90多名残疾人及精神障碍者做了体检和补贴发放等服务工作。

说到做“精神障碍者”工作,王主任深有感触,他说,这些人有的家庭管理得好,不惹事生非;有的患者不听家人的话,在社区内打架斗殴,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家里人管不了就找居委会,居委会每每遇到这类事都要到现场处理。有的效果还不错,互相间成了朋友,再发生事,家人说话不管用,一说居委会来人了,立刻就消停了。

王主任说:这种事发生的还不少。

在离退休老人不断增多,文化体育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的呼声中,王晨光看到了自己的责任,他主动迎上去,先后在军休所办公楼前、礼堂前三角地、游泳馆东侧,建设并完善了四个体育场,有柔力球、软网球、羽毛球等,设置了灯光、搭建了围网、整理了地面,居民们活动更舒适了,社区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京剧、摄影、太极、剑术、舞蹈、歌咏各有专攻,软网、气排球多次在北京市、国家体育局组织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中央一台《生活圈》栏目还做了专题介绍,播放国防大学社区柔力球活动实况。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王主任的策划培育密不可分!

去年 12月,上级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了新政策,“小阳人”把疫情推上了高峰,当时居民一下子没了主意,尤其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有很大思想压力。

在这紧急当口,怎么办?王晨光迅速做出反应,主持召开党委会,研究新形势下的管控方案。一是成立志愿者队伍。发动单元楼门长、党员骨干,按照就近原则,建立特殊人员一对一帮扶制度,解决生活难题,让大家时刻感受到政府的关爱、党的温暖。二是保障居民安全。跟踪信息、跟踪患者、跟踪服务,坚持对公共区域严格消毒,紧抓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的宣传督察力度,放开不放松。三是理顺后疫情日常工作秩序。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居委会不失时机的把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上来,保障居民安全。

 

他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在他任职期间,正是新冠疫情危重时刻,防治、防控疫情成了家委会工作主基调。

王晨光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党员骨干,连续奋战在打疫苗、查核酸、风险人员居家管控的现场。在他的日程表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工作现场就是家。尤其是 2022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社区连续组织核酸检测 35天,他每天早晨 5点多到岗安排工作,一直盯到下午三四点钟,没有一天缺席。用街道书记的话说:晨光主任一下子从一个白嫩帅气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黝黑佝偻的老农民。

他带领一班人,坚持卡口把关,排查大数据,接送配合医务人员上门检测核酸,最多时一晚上排查200多人次,还为居民取药、送快递、为社区 65岁以上老人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等。半夜核酸入户,不论是哪个工作人员的班他都参与其中,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带领居委会高效的完成了抗疫任务。

建党一百周年时,给“在党五十年”老党员发纪念章,这是纪念建党百年中的一件大事,一定要办,还要办好。

当时正在疫情期间,如果借这个疫情的理由不开大会,也可以说得过去。但王晨光说,这是件大事,老党员奋斗了五六十年才有这么一次,要给老人享受荣誉的机会;况且,党中央已经做出决定,各地纷纷召开大会,给老党员发放纪念章。我们没有理由不做。于是,他带领党委一班人,在抓好防疫前提下,经过精心安排,在礼堂召开了 300多人参加的大会,为 119名老党员佩戴“纪念章”;为了满足老党员照相留念的需求,还在会场专门设置了背景幕布,让老党员们开开心心享受党给的荣誉;当时有的老党员身体欠佳下不了楼,就由工作人员搀扶下楼到会场;有位年届九十岁的老党员,被用轮椅推上主席台,给佩戴上“纪念章”,这位老人感动得流了泪,也感动了在场的几百名党员和群众。

忙小事细若柔丝,抓大事游刃有余。王晨光把居委会的工作处理得妥妥当当。

 

他有“第一责任人”的自觉

王晨光 2019年到社区工作,任党委书记兼主任后,他首先把自己放在排头兵位置,定位为听党话、跟党走的第一责任人。党中央有指示就执行,党中央有要求就落实,党中央设置的红线禁区不能触碰。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干净、在廉洁自律上做出表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社区党委下设 13个党支部,有 680多名党员。大家反映,王书记在党风党纪方面,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他长期坚持“严”的主基调,社区的经费使用和物品发放,严格程序,全面记录,从严审批,向群众公开,从源头上杜绝违规现象发生。

他不断提醒自已,要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责任,强化向党中央看齐的自觉性。任书记四年来,在他身上、包括党委一班人,没有发生吃、拿、卡、要的不廉洁行为,没有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不良反映;相反,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呼声、赞美声,倒是层出不穷,说他是党的好干部,居民的好公仆。

居委会的工作是政府的兜底工作,大事不多,小事不少,你不主动做,“就没事做”;你下决心做了,给居民解决了难事难题,就是给政府工作增光添彩。

最后,我想用一位微友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感谢你,晨光,我们的好战友,军休人的好榜样,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青龙桥军休所)◎王文仲 杜建存


无私奉献 一心为民

日期:2023年08月13日

来源:青龙桥军休所

字体:

分享到:

——记青龙桥军休所军休干部王晨光

1月 3日,国防大学社区居委会在微信上发出一则通告,周知各位居民:“王晨光主任因家有老人需要照顾,辞去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职务”,“让我们对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王晨光主任说声感谢,道声辛苦”。

这则消息,惊动了整个社区,群友们在微信中对王晨光纷纷点赞,有表扬、有挽留、有祝福、有感谢,说他工作有热情、有担当,是“军休人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好模范,急居民所需帮居民所盼的好公仆”。

王晨光,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休干部为什么会火了,又为什么能博得广大社区居民的爱戴和拥护呢?


他心中装着社区居民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沈阳市牡丹社区时这样说过:“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会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王晨光正是这样做的。

1.6平方公里的社区面积,就是王晨光服务的平台,2210户、5302名居民、还有 1700多流动居民,就是他心中常挂念的亲人。

主动治理、接诉即办。近几年,购置环保节能汽车的越来越多,居民反映充电桩不够用,他立即行动,申请经费,先后在居民区设置了 120多个充电桩,基本满足了居民需求;在儿童乐园大树周边安装椅凳,给带孩子家长提供方便;为 98名失能老人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难题;处理综合治理网格案件80多件;为 588位退役军人办理了优待证;每年更新安放环保垃圾桶 200多套。

疫情最严重时,有位居民反映,每户只发一张出入大门证,家里人口多,一个证件不方便,一直没得到解决,最后找到王晨光,不到两个小时问题解决了。这位居民很感动。

社区还专门安排为 90多名残疾人及精神障碍者做了体检和补贴发放等服务工作。

说到做“精神障碍者”工作,王主任深有感触,他说,这些人有的家庭管理得好,不惹事生非;有的患者不听家人的话,在社区内打架斗殴,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家里人管不了就找居委会,居委会每每遇到这类事都要到现场处理。有的效果还不错,互相间成了朋友,再发生事,家人说话不管用,一说居委会来人了,立刻就消停了。

王主任说:这种事发生的还不少。

在离退休老人不断增多,文化体育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的呼声中,王晨光看到了自己的责任,他主动迎上去,先后在军休所办公楼前、礼堂前三角地、游泳馆东侧,建设并完善了四个体育场,有柔力球、软网球、羽毛球等,设置了灯光、搭建了围网、整理了地面,居民们活动更舒适了,社区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京剧、摄影、太极、剑术、舞蹈、歌咏各有专攻,软网、气排球多次在北京市、国家体育局组织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中央一台《生活圈》栏目还做了专题介绍,播放国防大学社区柔力球活动实况。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王主任的策划培育密不可分!

去年 12月,上级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了新政策,“小阳人”把疫情推上了高峰,当时居民一下子没了主意,尤其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有很大思想压力。

在这紧急当口,怎么办?王晨光迅速做出反应,主持召开党委会,研究新形势下的管控方案。一是成立志愿者队伍。发动单元楼门长、党员骨干,按照就近原则,建立特殊人员一对一帮扶制度,解决生活难题,让大家时刻感受到政府的关爱、党的温暖。二是保障居民安全。跟踪信息、跟踪患者、跟踪服务,坚持对公共区域严格消毒,紧抓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的宣传督察力度,放开不放松。三是理顺后疫情日常工作秩序。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居委会不失时机的把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上来,保障居民安全。

 

他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在他任职期间,正是新冠疫情危重时刻,防治、防控疫情成了家委会工作主基调。

王晨光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党员骨干,连续奋战在打疫苗、查核酸、风险人员居家管控的现场。在他的日程表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工作现场就是家。尤其是 2022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社区连续组织核酸检测 35天,他每天早晨 5点多到岗安排工作,一直盯到下午三四点钟,没有一天缺席。用街道书记的话说:晨光主任一下子从一个白嫩帅气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黝黑佝偻的老农民。

他带领一班人,坚持卡口把关,排查大数据,接送配合医务人员上门检测核酸,最多时一晚上排查200多人次,还为居民取药、送快递、为社区 65岁以上老人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等。半夜核酸入户,不论是哪个工作人员的班他都参与其中,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带领居委会高效的完成了抗疫任务。

建党一百周年时,给“在党五十年”老党员发纪念章,这是纪念建党百年中的一件大事,一定要办,还要办好。

当时正在疫情期间,如果借这个疫情的理由不开大会,也可以说得过去。但王晨光说,这是件大事,老党员奋斗了五六十年才有这么一次,要给老人享受荣誉的机会;况且,党中央已经做出决定,各地纷纷召开大会,给老党员发放纪念章。我们没有理由不做。于是,他带领党委一班人,在抓好防疫前提下,经过精心安排,在礼堂召开了 300多人参加的大会,为 119名老党员佩戴“纪念章”;为了满足老党员照相留念的需求,还在会场专门设置了背景幕布,让老党员们开开心心享受党给的荣誉;当时有的老党员身体欠佳下不了楼,就由工作人员搀扶下楼到会场;有位年届九十岁的老党员,被用轮椅推上主席台,给佩戴上“纪念章”,这位老人感动得流了泪,也感动了在场的几百名党员和群众。

忙小事细若柔丝,抓大事游刃有余。王晨光把居委会的工作处理得妥妥当当。

 

他有“第一责任人”的自觉

王晨光 2019年到社区工作,任党委书记兼主任后,他首先把自己放在排头兵位置,定位为听党话、跟党走的第一责任人。党中央有指示就执行,党中央有要求就落实,党中央设置的红线禁区不能触碰。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干净、在廉洁自律上做出表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社区党委下设 13个党支部,有 680多名党员。大家反映,王书记在党风党纪方面,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他长期坚持“严”的主基调,社区的经费使用和物品发放,严格程序,全面记录,从严审批,向群众公开,从源头上杜绝违规现象发生。

他不断提醒自已,要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责任,强化向党中央看齐的自觉性。任书记四年来,在他身上、包括党委一班人,没有发生吃、拿、卡、要的不廉洁行为,没有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不良反映;相反,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呼声、赞美声,倒是层出不穷,说他是党的好干部,居民的好公仆。

居委会的工作是政府的兜底工作,大事不多,小事不少,你不主动做,“就没事做”;你下决心做了,给居民解决了难事难题,就是给政府工作增光添彩。

最后,我想用一位微友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感谢你,晨光,我们的好战友,军休人的好榜样,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青龙桥军休所)◎王文仲 杜建存


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15号院

海淀军休

军休课堂

新竹生活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事务中心京ICP备20220260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