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军休所开展的“阳光服务”活动,已蔚然成风,“奉献、友爱、互助”活动,就像一道道彩虹,不仅连接着每一个军休人,而且深情地温暖着大家的心。在这支志愿者义务服务队伍中,军休干部张洪潮就是其中一名。他和其他阳光服务队员共同编织着这道“忠诚、和谐、奉献、首善”的美丽彩虹。他善解人意,待人热情,把帮助别人解困释难,视为自己担当,时刻不忘把温暖送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我已年过八旬,因意外摔倒,致股骨头骨折。人们常说,股骨头骨折对于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来说,就是“人生的最后一摔。”骨折不仅给我身体带来伤痛,也给精神造成不小的压力。老张知道后,携老伴赶往医院看望,还嘱咐手术后注意事项。为了让我出院后有更好的康复环境,在我出院前,把他家里的“座便增高器”给我安装使用,为我出院后的康复生活带来了方便。对于老张主动急他人所急,细心助人的精神,我和老伴每当想起,总会为之动容。
老张在阳光服务活动中,还善于找帮人的切入点,使他的志愿行动更具有亲和力和人情味。安老因年事已高,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外出活动减少,长期宅在家中,倍感寂寞。老张根据安老这一情况,隔三差五到安老家中陪他聊天,老张和安老都是京胡爱好者,这一共同爱好,使他们彼此成为知音。在二人的交流中,自然就少不了经常切磋。如此一来,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还为各自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你比亲兄弟还亲!”这是年近九旬的庄老对老张的评价。庄老和老张是邻居,两人过往密切,庄老力不从心的事常找老张帮忙,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在疫情期间,庄老突然骨折,自己行动不便,老伴身体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情急之下,他便找到了老张。老张二话不说,用轮椅将庄老送到医院,挂号、检查、办理住院手续,忙前忙后,足足用了大半天时间,因等核酸检查,第二天又送庄老去医院,直到进入病房。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不得不宅在家中,生活变得单调。作为军休所党总支的文体委员,老张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连续创作了反映全民奋战疫情的《子弟兵来了》《与病毒赛跑的李兰娟》《抗疫英雄钟南山》等7幅作品并发送到网上和报刊上。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极大地鼓舞了大家战胜疫情的斗志。
张洪潮还积极响应军休所的号召,积极投身于“文化养老”事业。他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兴趣广泛,但他想到的更多的是如何发挥和利用自己有多种爱好这个有利条件,带动大家一起唱起来、跳起来、玩起来。在军休所,他先后办起京剧班,绘画班,还积极在所内推动太极健身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志愿者,为建设一个和谐的军休家园,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奉献了自己的智慧。
殊不知,张洪潮已是70多岁的老人,并且做过大手术,术后虽然身体羸弱,但他在康复期间,依然忘不了阳光服务活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编织生活彩虹,谱写人生华章。由于张洪潮在阳光活动中表现突出,他连续多年被五棵松军休所评为“阳光服务活动先进个人。”
(五棵松军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