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大军休所,一提起副所长李树忠,老干部赞不绝口,称他是老干部的贴心人。李树忠说,老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作为工作人员,就是要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干部心中。
履行职责,服务“全天候”
2011年远大军休所一组建,李树忠就在这里工作。从开始的几百名军休干部,到现在的上千名。他说,人多了服务和保障的工作量也就增大了。这么多年,尤其是当主持工作的副所长以来,我觉得责任更重了。我手机都是 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一次,下半夜 2点多,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来,他接通后对方就是不吱声。他一看手机号码,是一位老干部的电话。他觉得肯定有事,要不老干部不会这么晚打电话。他顾不上休息,急忙朝老干部家赶去。到了老干部家门口,他又是敲门又是打电话,可里边就是没有反应。他感到事情不好,赶紧一边打 120,一边联系开锁公司把门打开,结果一进门发现这位老干部躺在床下边,因为突发心脏病,没办法说话,家里又没旁人,只好给李树忠打电话求助。由于李树忠判断准确,及时赶到,老干部才被送到医院,得到救治。
还有一次,半夜的时候他接到一位老干部的电话,说他快不行了,想吃药,但不能动,够不着。李树忠一边安慰他,一边朝他家赶,让老干部及时吃上了药。之后,他又不放心,在旁边一直陪着他。直到老干部病情稳定了,他才离开。类似这种情况,他碰到很多次,他说我们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上班八小时工作要干好,下班了也要多操心。
关怀备至,不是亲人似亲人
李树忠说,目前所里有七名卧床不起的老干部。对他们工作一定要细,一定要做到位。一位老干部患脑梗后一直卧床,意识不清。李树忠积极帮助他申请护理费,报销医药费。亲自陪着他到医院,有时根据病情需要还要经常转院。遇到这种情况,李树忠都陪在旁边,跑前跑后。还有一位老干部双目失明,老伴也视力不好。每逢过年过节,李树忠都和所里工作人员,带着慰问品去看望。这位老干部说,虽然我看不见你,但一听到你的声音,我心里就暖暖的。
还有一位老干部患有精神疾病,在家里经常大吵大闹,有一次趁人不注意,从家里出走,家里人很着急。李树忠接到电话后,会同有关部门查录像,多方寻找,终于把这位老干部找了回来,其家人很受感动。另外,老干部去世后的治丧工作,他始终不畏辛劳,亲力亲为。他说,这件事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我必须代表党组织把这件事处理好。从告别仪式、火葬等每一个环节,他都详细和家人商议,确保不出任何问题,让家人满意。
苦口婆心,当家庭纠纷调解人
一位老干部是二婚,他去世后,只剩下后老伴一个人。但这位老干部前妻的儿子和他后妈关系不和,关系闹的很僵,甚至都报了警。后老伴哭着找到所里。李树忠为了这件事,经常和她们一谈就是半夜,一次不行,就第二天接着谈,直到把问题解决。还有一位老干部也是二婚,去世后前妻的两个孩子和后老伴带来的子女发生冲突。并扬言要求后老伴及其子女搬离住房。李树忠本着保护后老伴权益的原则,把双方子女聚到一起,给他们解读有关法律条文。经过数月调解,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文化养老,激扬青春梦之歌
自海淀军休率先在北京市提出“文化养老”这一理念以来,李树忠就带领所里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做好这三件事:一是抓队伍。先后组建了合唱团、舞蹈团、太极队、柔力球队。还组建了通联组、宣传报道组、诗词散文组、摄影组和书法绘画组。二是抓骨干。他让所里热心这方面工作的刘蓉分管文体和宣传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请原武警文工团演员、全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阿日布杰和民歌歌唱家寇雨亭,担任合唱队指导;请原武警体工队太极高手陈锦平,担任太极队指导;请原武警部队政治部《橄榄绿》杂志总编辑陈淀国,任宣传报道组组长;请原武警报社社长姜自申,担任诗词组散文组组长;让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军休干部李克诚担任通联组组长。三是抓讲评。经常了解各组开展工作情况,帮助分折存在的问题和开展好工作的办法。舞蹈团编导任相珠腰腿病因受风寒复发,李树忠多次和所里工作人员去看望。
由于军休所组织得力,近几年来,舞蹈团、合唱团在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的各类文艺大赛中获得十几项大奖,并多次受邀参加市、区举办的迎春晚会和“八一”慰问军休干部演出。宣传报道组连续五年蝉联海淀区各军休所第一,2024年获北京市各军休所
第一。
(远大军休所)◎苗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