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基层党组织是军休各项工作的基础,处在服务管理一线,遇到的倾向性现实性问题比较多,能否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服务保障任务是否能够圆满完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应注重从解决这些倾向性现实性问题入手,找准问题症结、析透问题原因、制定对策措施,使军休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思想、激发活力、服务军休干部的坚强堡垒,推动军休工作质量水平不断跃升。
一、当前军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领导难到位。主要是对加强思想政治领导重视研究不够,主要内容不清楚,不知道思想政治领导抓什么怎样抓;对思想政治建设的认识比较笼统,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性的工作载体;不善于从政治上分析、观察和处理问题,往往以行政手段代替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组织生活制度难落实。报告工作制度坚持不好,书记不知道怎样报告工作;对召开组织生活会的一般程序不清楚,制度意识淡薄,党日活动经常被其他活动冲击和占用;把党的会议混同于行政会议,把党的活动混同于群众活动,“党味”不浓。
三是书记能力素质难胜任。有的支部书记责任心不够强,对支部工作缺乏热情;有的不熟悉支部工作,党务工作知识匮乏,抓党支部建设的套路不清;有的不善于依靠支部的力量研究解决问题,对支部的作用看得比较淡,认为组织上有党委,行政上有所长,党支部可有可无。
四是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主要表现为“三个代
替”,即以政治教育代替党的教育,以应急教育代替素质教育,以随机教育代替系统教育。从一些总支、支部的党课计划和党课教育提纲看,有的既无计划又无提纲,往往是想起什么抓什么,教育缺乏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有的总支、支部不能认真履行党管干部的职责,对党员干部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既不能很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又缺少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军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端正。主要是一些单位对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到位,行动不自觉,工作不主动。有的基层组织生活与单位建设“两张皮”,认为“支部建设搞不搞,单位工作照样搞”。也有的认为基础组织生活可有可无“走过程”,甚至当成额外负担等。
二是书记培训不系统。主要是机制不够完善,各级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内容不够规范,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缺乏区分层次施教,“一锅煮”“一刀切”;帮带不够经常,批评指责多、具体帮带少。
三是督导跟踪不到位。许多情况说明,制度不落实,现象在基层,但根源往往在上级组织。如果上级组织指导跟不上,就可能出现“有制度不会运用,有规范不会操作,有计划得不到落实”的现象;如果上级要求不严格、检查不经常、讲评不及时,基层支部就可能产生“落实不落实无所谓”的想法,久而久之,一些支部把落实制度当成了软指标。
三、解决军休基层党组织建设倾向性现实性问题的基本途径
一是必须把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摆上位,切实解决指导思想“偏”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各级领导和机关的指导思想上解决问题。下大力克服工作指导思想上的“飘、浅、懒”现象和“平时党建没人管,出了问题查支部”的思想,增强抓党支部建设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按照“抓班子、建队伍、强书记、严制度、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真心实意地抓,一点一滴地帮。加强检查督促,抓好具体落实,把心思真正用在真抓实干上。另一方面,要围绕服务保障工作中心抓党建。把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思考谋划服务保障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在党建的指导思想上和工作内容上始终把完成服务管理任务突显出来,在抓好中心任务中体现党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先进性要求,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军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必须把党员的先进性标准立起来,切实解决模范作用“差”的问题。要把服务保障热情高不高、模范作用好不好、创新意识强不强作为干部党员先进与否的具体尺度,加强思想教育,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强化先锋队意识,激发工作热情。在教育内容上,要从“知党才能爱党,爱党才能为党”这一基本道理出发,抓好党的基本知识、优良传统、光辉历史的教育。在教育对象上,要把党员全员纳入,使军休人员时刻想到“我是一名党员”。尤其是师以上领导干部,更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多样性,具体可采取上党课、集中轮训、观看党员教育纪录片和组织优秀党员作报告等多种形式,以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是必须严格规范组织生活制度,切实解决执行制度“松”的问题。要帮助指导党支部掌握七项生活制度的实践操作本领。在保障人员、时间、内容落实三到位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制度的执行质量,通过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着力解决学习氛围不浓,思想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不强以及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要对每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具体考察,分析影响质量的具体因素,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落实制度的质量要体现在管好党员干部、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建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上。尤其要抓好党日、党课、报告工作和组织生活会等四项制度的检查讲评。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军休所主要领导要亲自参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是必须加强支部书记系统化培训,切实解决素质能力“弱”的问题。当前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业务培训。每年利用支部调整、大项工作开展等时机,采取以会代训、专题研究、经验交流、示范观摩等形式,解决“不懂不会”的问题。二是实践锻炼。引导基层党支部书记在服务保障一线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积累经验。要加强宏观调控,走活机关基层双向交流、交叉任职的路子,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受双重锻炼。三是检查考核。采取查阅会议记录、问卷调查、群众评议、机关下基层帮促等形式,每半年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进行一次综合考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是必须把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起来,切实解决教育管理“软”的问题。一是建立统分结合机制。深入研究军休党员队伍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及时掌握思想脉搏,力求在教育管理内容、要求和方法上,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二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注意在服务保障一线发现和培养干部党员典型,大张旗鼓地宣扬先进典型的事迹,大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评价和衡量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既要看任务部署、计划措施、内容设置、组织实施符不符合上级要求,又要看干部党员精神面貌、单位全面建设的进步幅度。要坚持上级考核与基层支部自查相结合,群众评议与支部讲评相结合的多层面、多视角考核评估,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效果。(悦秀服务管理中心)◎赵长涛